堅守文化工藝精華創新讓徽墨贏得市場
置身於墨香扑鼻的“徽韻”陳列室裡,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項德勝對筆者津津樂道。作為徽墨制作技藝傳承人,他在現代徽墨制作中獨樹一幟,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現了書法、繪畫之作,傳承平雕、浮雕、半圓雕乃至立體雕刻等諸種工藝,開辟了現代仿古墨、工藝墨的藝術天地。
項家祖上就開始從事制墨行業,1963年出生的項德勝從16歲就入行當學徒,煉煙、打磨、描金、雕刻,每道工序都刻苦學習。說起徽墨的制作工藝,項德勝臉上不由自主地產生了自豪感。“徽墨制作工藝傳承了1000多年,至少從南唐時期就開始了徽墨制作。徽墨制作包括20多道工序,制墨的過程也是歷練人生的過程。制墨不僅需要技藝過硬,更需把握傳統與時代的聯系,賦予作品精神內核和生命力。”項德勝說,一方小模雕刻時間少則一個月,多則近一年,大墨雕刻更加艱辛,需要凝心聚神。
徽墨制作過程中有兩大看點,一是墨質,二是墨形。這是徽墨傳承千年留下的工藝精華,也是當下品鑒徽墨的兩大要素。對於墨質的把握,項德勝說自己有保密的配方,現在自己做的徽墨仍然遵循著許多古法。
“街頭上幾十元的所謂徽墨是假的,因為制作徽墨的成本在那裡,制墨過程中需要加入很多名貴材料。那些上千年的字畫為什麼能保存完好,色彩鮮艷,這跟墨裡面的材料有關。現代墨汁也有添加香料的,的確很香,但它起不到防虫防蛀的作用。現代墨汁的生產是一個物理過程,徽墨制作則是一個化學過程,差別很大。”項德勝說。
在展示廳中,筆者看到目前項德勝的作品題材,大多取自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佛教題材、徽州建筑等。“明清的徽墨,樣式很簡單,有些是向皇家進貢的,樣式是規定好的,現在不一樣了,可以自由創新。”項德勝說。他的徽墨作品包含有清明上河圖、百老圖、百子圖、百壽圖等300多種圖案,呈現出強烈的文化氣息。
上世紀90年代,項德勝憑借自己的資金、技術創辦了徽韻工藝品廠,經營至今已見規模。談起創業經歷,項德勝感慨萬千。“我們既要傳承,更重要的還是發展,這才是傳承的根本。如果我們不在設計理念上去改變,就無法生存,就會出現斷代,所以說我們要變化地傳承。”
如今,徽韻牌徽墨的名頭越來越響,項德勝的徽墨作品目前已成為海內外藏家新寵。比如,其作品《清明上河圖》正反兩面雕刻,人物面貌栩栩如生,市井叫賣呼之欲出,呈現出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藝術價值﹔作品《七弦琴》獲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徽墨作品金獎,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科技的發展使得鬆煙墨、油煙墨逐漸退出主要歷史舞台。即使還用墨的人群中,現代墨汁也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對此,項德勝告訴筆者:“現代墨汁的發明有好處也有壞處。現代墨汁是礦石做的,不是煉煙做出來的,看上去很黑、發亮,隨著時間推移,墨汁容易褪色,但用徽墨寫出來的字,‘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這對於優秀藝術作品的傳承、傳世將起到關鍵作用。”鑒於這一原因,項德勝現在的主攻方向就是開發以觀賞收藏為主、實用為輔的徽墨。這樣的徽墨在市場上很受追捧。項德勝強調:“徽墨的保護傳承要守住傳統制作技藝,追求表現方式的不斷創新。隻有走傳統與創新結合之路,徽墨才能越來越有生命力。”
如今,項德勝的兒子項頌已拾起父親的手藝,學做徽墨。對於徽墨的創新發展,作為年輕人,項頌很有想法:“徽墨雕刻以往以平面化為主,蕞近我們在改革,做一些立體化的墨,更加自然化,帶有現代的氣息。在產品方面,有時我會跟父親爭論,我覺得爭論是好事,可以讓徽墨不斷創新發展。”
請牢記你的用戶名:,密碼:,立即進入個人中心修改密碼。
曼德拉逝世中國人年度感受:累朝鮮肅清張成澤勢力公租房與廉租房並軌“試吃”為名送禮上海PM2.5爆表王岐山 紙牌屋官員強奸******獲刑嫦娥三號進環月軌道拜登游國子監泡茶館昆明老師罰學生下跪傳徐靜蕾黃立行同居巴黎2.5億挖梅西羅納爾多齊達內聚首沃爾瑪30余高管被查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