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相约绩溪探寻徽文化之旅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这个中秋假期,一起跟小编探寻绩溪的徽文化之旅吧。
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书画与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制作工艺独特,造型诸多,品种繁多。绩溪制墨历史悠久,发轫于唐末年间,宋代流派纷呈,名工辈出,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等工艺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明清时期,绩溪徽墨达到鼎盛,世有“天下墨业在绩溪”之说。民国时期更有胡开文地球墨获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冠绝天下。
徽墨产品选料严格、精工细作、技术精湛,采用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暇,落纸如漆,润泽生光,藏久愈佳,不裂干燥等特点,是必不可少的书画工艺品。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感受文化精髓的蕞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其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徽墨,不仅承载着手工匠人们的智慧和辛劳,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世世相传。
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兴盛一直延续至民国。其制作技艺复杂,配方炼制秘传,每一环节都有着自己的诀窍,蕞终才制造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黑墨。
推荐体验地:绩溪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渊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作为徽州古老的地方戏曲,它以直观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是古徽州文化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品读徽剧,就要走进绩溪县伏岭镇伏岭村。这是一个千年古村,徽剧传承有近200年的历史,村中至今还保留着各个时期的戏装、道具、器乐等。
中秋假期,相约伏岭。在徽剧陈列馆中一起了解徽剧文化;在伏岭戏台下,看一场徽剧表演,一起感受厚重浓郁的徽风古韵吧。
徽菜,以古徽州菜肴为代表。徽菜以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长烧、炖、焖、蒸、熏等技法,向以讲究火工、巧控火候而著称,具有浓郁的地域和人文色彩,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到绩溪,当然不能错过味蕾上的享受。作为徽菜之乡的绩溪,这里有正宗的徽菜和小吃,臭鳜鱼、毛豆腐、胡适一品锅、绩溪火腿、绩溪浇头面、水馅包、炒粉丝、挞馃、焖粉……这些食材天然、鲜香扑鼻、重色重味的徽州美食在口腹间“辗转反侧”,品味出一个舌尖上的绩溪。
推荐体验地:绩溪华阳镇糸巷美食城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