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茶园耕作
2002-7-2 13:03:53 ■文/
茶园耕作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园中的传统管理技术,其作用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翻埋杂草和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将深层土壤翻至表面,使土壤熟化,增加活土层;衰老茶树在耕作过程中还能起到根系更新的作用。因此,在茶区群众中有“茶地不挖,茶芽不发"之说。
茶园耕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浅耕、深耕两种。此外,还有实行免耕的。
⑴浅耕 是茶园常年性管理作业,耕作深度为3-5cm。目的在于疏松表层土壤,防锄杂草,保蓄水分。幼龄茶园建园前,经过土壤深翻,采茶等田间作业少,践踏次数不多,土壤不易板结,因此,浅耕次数以杂草滋生情况而定,一般全年浅耕2-4次。茶树投产后,采茶、施肥等田间作业较多,虽然由于茶树密接,杂草难易生长,但土壤表层由于人为践踏多,特别是茶树行间易板结。因此,每个茶季结束后,*好能在茶树行间进行一次浅耕,全年一般应进行3次。 浅耕方法可人工作业,也可利用机械作业。
⑵深耕 一般在茶季刚结束时,在秋冬季与施有机肥结合进行,深度一般为20-30cm。目的在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低产茶园中还兼有更新茶树根系的作用。
深耕方法包括人工深翻和机械深耕两种。人工深翻常用四齿铁耙进行,作业时应掌握行中间略深,两侧树冠下稍浅。机械深耕可采用C-12型茶园作业机,悬挂深耕机进行, 比人工深翻效率可提高4-5倍。
⑶免耕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部分免耕茶园,基本内容是新茶园建园时,在深耕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增加茶树种植密度,并用综合栽培技术,使茶树迅速覆盖地面,然后免除一切不必要的耕作。茶园实行免耕,有利有弊,看法不一,因此,实行茶园免耕的仍限于部分茶区的小面积上推行.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