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茶树品种(三)
2002-7-2 12:54:07 ■文/
(51)蜀永1号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广西、湖南、贵州等省、区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所制红碎茶,浓香持久,滋味甘鲜,汤色红艳,品质上乘。适宜在西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2)蜀永2号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适制红碎茶,具有香气浓而持久,滋味浓酽而爽,汤色红艳明亮等特点。适宜在西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3)蜀永3号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种。 除四川茶区种植外,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适制红碎茶,滋味强爽,品质优良。适宜在西南、华南地区的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4)蜀永307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适制红茶和绿茶,外形、内质,均为优良。惟抗寒性较弱,适宜在西南地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5)蜀永401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制作的绿茶,有嫩栗香;制作的红碎茶,品质亦优良。适宜在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绿茶、红茶产区推广种植。
(56)蜀永703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早生。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也有少量引种。适宜制红茶和绿茶:制作的红碎茶,滋味浓爽,品质优良;所制绿茶, 品质亦属上乘。适宜在华南茶区、西南茶区的红茶、绿茶区推广种植。
(57)蜀永808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大叶,晚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茶产区,亦有少量引种。制作的红茶和绿茶,香气高锐,品质上乘。适宜在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8)蜀永906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 主要分布在四川茶区,在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亦有少量引种。适合制作红茶和绿茶:制成的红茶,品质上乘;制成的绿茶, 滋味醇厚,品质亦佳。适宜在华南茶区、西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59)勐库大叶茶 原产云南省双江县勐库乡。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现今,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产茶区,也有大面积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适制红茶。 制成红条茶,金毫满披,汤色红艳,香气清纯,滋味浓酽,汤色浓艳。此外,还是制作滇绿茶和普洱茶的上好原料。抗寒性弱,适宜在滇南和华南地区红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0)凤庆大叶茶 原产云南省凤庆县大寺、凤山等乡。主要分布在滇西茶区,现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省、区已有大面积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适制红茶和滇绿茶: 所制工夫红茶,芽毫显露,香气高久,滋味酽醇;制成滇绿茶,白毫满披,滋味浓甘,耐冲泡。抗寒性弱,适宜在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1)勐海大叶茶 原产云南省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主要分布在滇南茶区,现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产茶区亦有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制成的红碎茶,颗粒乌润显金毫,滋味浓强,汤色红浓。也可制作滇绿茶,是名绿茶"南糯白毫"的当家品种,具有满披白毫,香气馥郁,滋味浓甘的特点。抗寒性弱,适宜在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红茶、绿茶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2)云抗10 为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早生种。已在云南茶区推广。所制红碎茶,香气持久,有兰花香,滋味浓鲜。制成的滇绿茶,白毫显露,滋味浓厚。抗寒性弱,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红、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3)云抗14 为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大叶,中生种。已在云南茶区推广。适制红碎茶、绿茶和普洱茶,无论内质,还是外形,均属上乘之列。惟抗寒性弱,适宜在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并注意防冻。
(64)鸠坑种 原产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主要分布在浙西茶区,现除浙江外,已在湖南、江苏、云南、安徽、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产茶区引种。为有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中生种。适制绿茶,外形细紧,色泽油润,香气高鲜,滋味鲜浓,也是名优绿?quot;淳安毛尖"的当家品种。适宜在江南茶区、江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5)龙井43 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特早生种。已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14个产茶省、区种植。适制绿茶,制成的"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直,色泽嫩绿,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绿。适宜在江北茶区、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6)龙井长叶 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除浙江外,已在安徽、河南、江苏等产茶区种植。适制绿茶,香高味醇,品质优良,亦是制作"西湖龙井"的上乘原料。适宜江北茶区、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7)寒绿 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是由格鲁吉亚8号后代中,经系统育种而成。适制绿茶,品质优良。 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江北茶区种植,要注意苗期防冻。
(68)菊花春 为无性繁殖系,属灌木,中叶,早生种。它由云南大叶种与平阳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已在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江西等省产茶区种植。适合制红茶和绿茶,品质均属上乘。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69)碧云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它由平阳群体种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产茶区种植。适制绿茶,尤适制毛峰类绿茶,具有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高爽,滋味鲜醇的特点。适宜在江南茶区、江北茶区的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0)迎霜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它由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江苏、河南等近10个省、区的产茶区种植。适制红茶、绿茶,外形、内质,均属优良。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1)劲峰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早生种。它由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广西、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等近10个省、区的产茶区种植。所制炒青绿茶,条索肥壮紧实,绿润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是制毛峰类绿茶优质原料。制成工夫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有毫,香郁味甘。制成红碎茶,品质亦优良。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2)翠峰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生,中叶。它由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单株选育而成。已在浙江、安徽、湖北、江苏、江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产茶区推广。所制绿茶,条索细紧,色泽绿润,白毫显露,香高味爽,是制名优绿茶毛峰的上等原料。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绿茶区推广种植。
(73)青峰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它由福云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在浙江茶区有种植。所制绿茶,品质优良。适宜在长江以南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4)浙农12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它由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已为浙江、安徽、湖南、广西、陕西、贵州、江西、江苏等省、区的产茶区引种。所制红碎茶,香高味浓,叶底红亮,品质上乘。所制绿茶,外形绿翠多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是制名优绿茶毛峰的优质原料。适宜在江南茶区的红茶、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75)浙农113 为无性繁殖系,属小乔木,中叶,中生种。 它由福云自然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已在浙江茶区推广。适制绿茶,条索纤细,白毫显明,色泽绿润,清香持久,滋味浓鲜,品质特优,也是制毛尖类名优绿茶的上等原料。适宜在长江南北绿茶产区推广种植。
名丛
名丛,指的是茶树以单株或以"单株传"方式繁殖的少量同类型植株,以产武夷岩茶为主的福建武夷山风景区*为常见。其名甚奇,多含寓意,如大红袍、白瑞香、肉桂、白鸡冠、水金龟、九龙珠、铁罗汉、白牡丹等。它们各有千秋,自成特色。在众多的名丛中,尤以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负盛名,人称"四大名丛"。现分别介绍如下。
⑴大红袍 岩茶单丛。原生长在福建省武夷山,有"茶王"之称。属灌木,小叶,晚生种。现分布在闽北茶区,以武夷山栽培较多。适制武夷岩茶。
据历史记载,生长在武夷山的大红袍有数处:一为天心岩九龙窠,其旁有摩崖石刻标记,年产不到0.5公斤(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 二为天游岩,年产约"数十小两"(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三为珠帘洞,清代嘉庆年间产茶约0.9公斤。但多数认为天心岩九龙窠有"大红袍"石刻标记的为正本大红袍。
⑵白鸡冠 岩茶单丛。原生长在福建省武夷山火焰岗下之外鬼洞中。属小乔木,中叶,晚生种。适制武夷岩茶。宜在武夷山区种植。
⑶水金龟 岩茶单丛。原产福建省武夷山牛栏坑葛寨峰下。属灌木,中叶,晚生种。适制武夷岩茶,品质优良。宜在武夷山区岩茶产区推广种植。
⑷铁罗汉 岩茶单丛。原产福建省武夷山慧苑岩峰窠坑。属小乔木,中叶,晚生种。适制武夷岩茶。宜在武夷山岩茶产区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