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皖美五一|笔墨纸砚篇
安徽之美,不仅美在自然风光,更美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中宣笔、徽墨、宣纸、歙砚自古以来都备受文人墨客追捧,来安徽,我们听一听笔墨纸砚的故事。
宣笔选料讲究、工艺繁杂,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说“要访宣笔,必到黄村;到了黄村,必访‘三兔’”。其中“三兔”就是指三兔宣笔厂,它是泾县蕞大的宣笔制造厂。在机械化成为主流的当下,三兔宣笔厂依旧坚持纯手工制笔,这里的每一支毛笔都倾注了制笔工艺人的汗水和心血。
一间制造工坊,安静的环境,几十位师傅正在忙碌。在工坊的旁边还有制作体验区和供人习字的笔墨,来此游玩可亲自参与宣笔的制作过程,感受笔尖上的传统文化。
在三兔宣笔厂参观完宣笔制作后,不妨再去踏访诗意古村——查济。“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诗人笔下的查济无比秀美。
青山脚下,溪流侧旁,查济完整地保存着140多处古建筑,绵延数十,错落有致。远看峰峦叠翠,山川景色旖旎清幽,近看小桥流水,田园美景杳无边,可谓一步一景,一景一画。
落纸如漆、经久不褪……徽墨是徽州特产,以松烟、桐油烟、漆烟和胶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它是我国重要书写工具之一,也是传播、交流文化的使者。
安徽绩溪县有“天下墨业在绩溪”、“中国徽墨之乡”的美誉。胡开文徽墨文化园就坐落于此,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展示大厅内,有上百种不同规格、品质的徽墨、墨汁。
园内现有点烟、和料、制墨、雕刻、描金等十多个工艺车间,一个制盒分厂及一个设备齐全的墨锭理化检测中心,在保留着古法手工点烟技术的同时,也注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徽墨生产服务。如今这里是研学的好去处,来此游玩可亲自体验徽墨的制作技艺。
亲自制作一锭徽墨后,可以再去看看美丽的自然风光。依青山、傍碧水,龙川是5A级国家风景区。这里徽派建筑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错落有致、老街古巷幽深绵长,宛若一幅古老的江南水墨画。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其中胡氏宗祠为江南头部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宗祠内部,宛如走进一座“木雕艺术博物馆”。宗祠的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大额枋、小额枋、斗拱、枫拱、雀替……无一不精雕细镂,完美体现徽派建筑的精巧。
参观:免费(五人以内),初中以下5元/位,初中以上10元/位(五人以上团体游)
体验:描金20元/位(可带走),手型墨制作初中以下30元/位,初中以上40元/位(可带走)
宣纸是宣城市泾县的特产,有“千年寿纸”之称,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宣纸用料讲究,唯有泾县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配上特有的山泉水做出的纸才叫宣纸。
中国宣纸文化园是集宣纸技艺展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五一小长假来此放松,不仅可以观光游玩,还能亲身体验笔、墨、纸、砚、扇、纸帘的制作,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入园区,就能看到一棵高大的青檀树。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赞美青檀树:“青檀树花开的时候,是我的生日,青檀树生长的地方,也生长诗,青檀树长得很高很朴素,浅灰色的树皮后来成了董其昌和张大千笔下的宣纸。”
歙砚全称歙州砚,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线条挺秀、美观大方。其中歙县特有的歙石是制作歙砚的主要材料,石质坚润细密,有“多年宿墨,一濯即莹”的优点。
想细致了解歙砚的历史渊源,须得去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品千年墨香,悟歙砚意境,在馆内参观,不仅可以详细的了解到歙砚的发展史和鉴赏知识,还能看到全国各大名砚。
徽州古城离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约六公里。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也发源于此。
有人说进了这座千年的文化古城,才算真正到了徽州。在城内可以参观徽园、许国石坊、徽州府衙、徽商大宅院、渔梁坝、陶行知纪念馆、太白楼等景点。徽州古城处处弥漫着徽文化的气息,日落黄昏,夕阳笼罩,古城的风也变得温柔起来。
开放时间:夏令7:30-18:00(17:00停止入场)冬令7:30-17:30(17:00停止入场)
纸在砚旁,墨在笔端,它们凝聚着先辈们对文化的思考,支撑着中国书画艺术的演变、升华,是文明的见证者。五一小长假,来安徽,看它的秀丽景色,品它的文化底蕴,体验笔墨纸砚带来的无穷乐趣。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