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徽墨文化知多少
昨夜,演员杨洋作为其中一名非遗守护人,参与揭晓非遗焕新作品——《钰》。通过VCR,他讲述自己与徽墨的缘分——小时候家里的书桌上总会放着一瓶墨水,陪伴着他的童年,长大后再见到墨,就会想到童年时的墨香。
墨,无声端坐在案几上,与砚台耳鬓厮磨,为笔锋点下墨痕,千百年来忠实地为华夏儿女传递纸短情长。杨洋参与守护的徽墨,蕞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南唐,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徽墨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书画家驰骋沙场的良驹便是此等良墨。下面,让我们跟着天团成员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徽墨。
莫如少爷:这可难不倒我。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
夜华殿下: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
杨小满:这题我来吧。“四大墨谱”有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潘氏墨谱。
兰息公子:“金膏水碧”、“如犀如玉”、“光如漆”、“惜如金”、“紫琼霜”、“松滋候”。
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与抢救。让我们跟着杨洋一起守护身边的传统文化,尽自己小小的力量一起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