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亲子游首选!学在绩溪一趟旅行胜过一千节课!
与山川相逢,感受天地之大美;与历史邂逅,汲取不竭的力量。研学旅行,是一种心灵陶冶,更是寓教于乐。在田野乡村间体验农耕之趣,在峡谷幽径间领略自然之美……每一段旅程都为人生增添了一笔珍贵阅历,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收获更沉甸甸的果实。今天为大家奉上经典研学旅游线路,邀上家人朋友一起到绩溪研学去吧!
胡适故居坐落在上庄镇上庄村适之路28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坐北朝南。故居的主体建筑为上下对堂,二楼通转,前后两进,主体建筑的左右为附属房,有庭院,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硬山屋顶,砌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方砖地坪。
大门用水磨青砖雕凿砌筑,翼角腾空,鳌鱼展翅。木构件斜撑、雀替、窗栏板、槅扇雕刻精美,技术精湛,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该宅与相邻的胡适私塾、胡传旧居、胡寿基宅连成一片具有徽州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胡适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筑,胡适先生生活了十一个春秋的地方。门窗上饰以兰花雕板,反映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立出风格,整栋建筑表现出书香门第的风格,无处不彰显徽派古建筑的魅力。
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渊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
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
伏岭古镇自南宋建村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灶万丁,一姓九祠,自古上门中门下门分门而治、协商管理,伏岭自然村现有人口3100人,是徽州头部大村落。伏岭古镇作为登源河畔徽州古村镇中一颗明珠,有着无与伦比的资源禀赋,是徽菜之乡、徽厨之乡、徽剧之乡。伏岭村人才荟萃,著名的草根师爷邵老四、徽菜名厨程民开、油画大师邵增虎,安徽省书法家邵灶友,伏岭英杰辈出,影响深远。200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徽剧)之乡。
绩溪徽墨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制墨分造窑、发火、取煤、和剂、成型、入灰、出灰、试磨八道工序。纯手工制作的古法油烟墨,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而这样一锭墨的整个制作过程至少需要经过一冬一夏才算完成,如此制作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梧川村位于绩溪县长安镇,背靠大会山山脉。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曾留下红军革命斗争的足迹,有“皖南井冈山”之称的黄高峰就在梧川村境内。现有主要景点有金岭古道、金岭洞、牛栏坪、飞来石、龙潭飞瀑、一线天、石牌楼等,金岭洞于1968年人工开凿而成,新四军曾在此进行游击战争,现状保存完好,是大会山红色之旅的必经之处。
中国头部古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西起安徽绩溪,东至浙江临安,是古徽州通往杭州、徽州人入浙经商、通津达海的旱路主要通道,镌刻着徽州灿烂历史文化。古道全长约25公里,沿途山势险峻,奇峰林立,溪流奔泻,飞瀑清泉,是体验徽商精神,感受行走力量,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探险、科考的理想场所。
徽杭古道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道路有1米多宽,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徽杭古道之上的“江南头部关”,是徽杭古道的重要关隘。沿途可见峡谷山中的溪水、瀑布 ,主要景点有岩口亭、磨盘石、将军石、顺帆石、白玉滩、江南头部关、佛掌峰、西寺飞瀑、施茶亭、一得亭、黄茅培、马头岭、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南天门、入胜亭等 。
有“中国蕞美梯田”之称的绩溪县梅干岭梯田向上西行约两公里处,有一个老徽州罕见的多姓氏千年古村落,这就是尚村。
白墙黑瓦的老屋,藏着光阴的故事;家家门口的趣味木雕,传递着快乐的信息;大捧的蝴蝶兰,红的、紫的、黄的,就这么盛开在路边、院落、拐角,五彩斑斓又生机勃勃……
尚村——被绿色环绕的徽州古村落,就像被崇山峻岭所守护的世外桃源一般,这里有亲润的空气;一眼望不尽的梯田,一切是如此的祥和而宁静。
有来玩的游客说,“这是我心中田园的样子,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花是香的,仿佛世外桃源,让人不舍离去。”她每一年春天都要来,因为一进尚村,心有所安。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