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民宿里过大年黄山民宿产业领跑旅游业
大年初一,游客和花灯队队员在黄山市黟县宏村乐叙堂前舞兔灯。方龙摄
中新网安徽黄山1月22日电 题:民宿里过大年,黄山民宿产业领跑旅游业
拜年吃锡格子茶、用竹篾做玉兔灯、剪窗花、写对联、打食桃……1月21日,兔年除夕夜,全国各地数万名游客选择到安徽省黄山市各区县的民宿里迎接农历新年。
在拾庭画驿民宿,《扈家庄》《水淹七军》等传统徽剧在民宿内依次上演,游客们身着汉服四处打卡留念,体验跨越明清的诗情画意。
大年初一,游客和花灯队队员在黟县宏村月沼舞兔灯。方龙摄
在旧街墨野民宿,管家每日八点准时向广大旅客讲述徽墨,从理论到实践,小朋友与家长不仅能收获快乐的亲子时光,也了解到传承千年的徽墨故事,深度感受文化徽州的无穷魅力。
黄山市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也是安徽省发展民宿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该市民宿总量占到安徽全省近三分之二。
安徽省黄山市的新年氛围。方龙 摄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小胜1月22日表示,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旅游方式正在从观光游逐步转为休闲度假游。民宿作为旅游业特色、个性的住宿产品,是星级饭店和社会旅馆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旅游市场“民宿+”的融合经济生态正在呈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黄山市民宿约3215家,带动就业五万余人,平均每人增收近2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为黄山市乡村旅游快速增长极。民宿发展对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年均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2022年,黄山市民宿客栈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20万人,年经营收入15亿元以上,精品民宿年经营收入达3亿元。
据了解,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黄山市纳入全国25个重点旅游城市。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支持黄山市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安徽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黄山市确定为全省旅游点状发力的两大中心之一,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桥头堡。《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以“大黄山”为核,构建“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共进发展新格局。
2020年,黄山市出台印发了《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2020—2022)》,进一步推动了徽州民宿发展,并成功举办2020安徽民宿大会和2021中国黄山民宿大会。《黄山市民宿业发展规划》中指出:黄山市民宿所在徽文化圈民宿群是中国目前十一个民宿群带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徽文化为主题的民宿集聚群。
吴小胜说,黄山文旅游的品牌效应和雄厚基础、区位优势和大交通的显著改善,加上乡村振兴和国家政策的持续加持、消费市场的升级迭代和游客需求的多元化为疫情状态下徽州民宿的逆势增长注入了源源动能。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黄山民宿发展风生水起、品牌影响持续扩大。许多当地农民和返乡青年等看到民宿前景积极转行。城市白领、投资商及文艺青年等也争相进入民宿领域。徽州民宿成为各种资本竞相追逐投资的热点,无名初、澍德堂、未晞园等一批高端乡村度假民宿蓬勃兴起。民宿超越了“住”的单一功能,成为一种新型休闲度假产品和“民宿+”融合型经济新业态。
黄山市民宿群之一黟县宏村夜景。方龙 摄
此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绝佳的生态环境,黄山市民宿越来越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特征。随着全域旅游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升级迭代,大量精品民宿对文化美感、生活方式体验等精神层面的供给愈发重视,更加关注消费者情感共鸣和满意度提升,民宿经营主题呈现出多业态、多形式、多维度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和市场,竞争加剧,推动黄山市民宿往集聚化和集群化走向。“环山环湖沿河傍景区”、“进城进镇进村进街区”的布局初见端倪。黟县宏村、西递,屯溪区黎阳、老街,歙县古城、沿新安江等一批民宿呈现出空间集聚和集群化发展。
黄山市一直有文化、生态、自然、旅游四大优势叠加,空间、经济、生态、文化、美学五大价值聚合。
吴小胜表示,黄山市下一步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民宿产业,将规划引领优布局,整体宣传强品牌。加快安徽全省首部《黄山市民宿促进和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出台,积极争创国家等级旅游民宿;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培育民宿经营管理人才,探索民宿管家定向培训模式,建立民宿管理经营人才库,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依靠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强化双招双引,持续丰富民宿多元业态,促进民宿经济新消费,努力将徽州民宿打造成快节奏现代人心灵休憩的蕞佳空间,助力打造充满现代气息、创意时尚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黄山民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勾得起情致,放得下疲惫,容得进情怀……”合肥游客王先生说。(完)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铸魂育人 感念师恩——庆祝第39个教师节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江苏海安:让老人在“家门口”学舞蹈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乡村振兴新图景那山 那水 那人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张掖:外星谷--一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甘肃张掖:热气球飞舞“彩虹山”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江西三清山: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幸福画卷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头部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安徽合肥: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江西瑞昌:“渔光互补”助力碳达峰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