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郭强一行来我校人文学院调研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5

  4月8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郭强一行8人莅临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校长助理邓建松在南校区“墨工坊”陪同考察并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文房四宝工艺传承基地首席专家、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做专题汇报。参加本次调研的领导还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韶光、副部长查结联,办公室主任范伟军、研究室主任张为民、出版管理处处长王圣东、文艺处处长章蓉生。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霁平、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纸工坊特聘专家刘靖、墨工坊特聘专家冯宜明,以及人文学院师生20余人参与调研座谈。

  郭强一行先后来到北校区手工纸研究所、南校区人文学院楼的中国科大“教育部中国文房四宝工艺文化传承基地”,走进中国手工纸基因库、手工纸实验室和造纸工坊、制笔工坊、制墨工坊、制砚工坊,详细了解我校在中国纸、墨、笔、砚传统工艺的科学研究和工坊式教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郭强指出,推动科大优势与安徽特色相结合、国家平台与本土资源相结合、工艺传承与科技传播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优秀文化基因相结合非常有意义,是安徽省与中国科大为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方式。

  在北校区科技传播系和手工纸研究所,郭强一行参观了我校手工纸实验室,汤书昆介绍了全中国各省手工纸纸样与原料、工艺、用途、实验测试,中国手工纸基因库建设与《中华纸墨笔砚》系列出版计划等内容,报告了承办国家文旅部前后十届全国手工造纸非遗传承人研修班成果。郭强从安徽省特色文化建设的视角,了解了目前手工造纸行业的国内外环境、用途、业态发展、研究力量分布,并探寻了手工纸实验室的工作布局与国家手工造纸文化基因库建设进一步的构想。

  郭强专门就纸的历史与定义、手工纸影像库的建设保存与推广宣传、文房四宝研究传承与产业资源整合等内容与我校专家进行了细致交流,就中国手工纸基因库相关的出版物、影像库与纪录片、博物馆建设等展开讨论,提出下一步可在推进国家级平台、国家级项目、国家级活动三方面实现紧密协作,共同推进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在南校区的纸墨笔砚教学工作坊,郭强一行考察了工坊实践教学现场,听取了本科生公选课“中国纸墨笔砚”外聘行业名师——纸工坊主持老师刘靖、墨工坊主持老师冯宜明的专项介绍。

  座谈会在徽墨工坊现场进行,校长助理邓建松主持。邓建松简要介绍了学校人文学院,并代表学校向郭强一行关心我校新文科发展表示感谢。汤书昆汇报了文房四宝工艺基地和工作坊教学的探索与实际进展情况,褚建勋介绍了在各级领导和外聘院长周忠和院士的直接推动下,人文学院按照教育部“新文科”的整体规划,在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科技传播、科学艺术等平台资源支持下,开拓了“文房四宝”等徽文化优秀内容与现代科技测度手段相结合的新文科探索模式。

  郭强强调,中国科大文理交融的特色文科有利于创造性拓展与徽文化等安徽经典文化的结合,文房四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特质,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做研究,对传统工艺文化基因收集、科技文化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很有意义。在优秀传统工艺传承方面做好当代的科学解读与传播,实际也是回归到中国纸墨笔砚在古代的高新技术特质,能增强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与历史自信。中国科大这样的国家科学和教育平台与安徽本地优势特色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中国科大与安徽发展经验和需求的紧密协同,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价值。科学精神与文化基因的结合,体现了“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科大校训精神。蕞本质的科学精神应该回归人文,科学需要有对文化精神蕞基本的认同,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科学技术能力,更需要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和人文情怀。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两大城市对决:黄山VS宣城到底谁更胜一筹?

安徽两大城市对决:黄山VS宣城到底谁更胜一筹?

  黄山和宣城是同属皖南地区,文化相同,人文相近,那么这两座城市相对比怎么样?黄山:古称徽州,位于安徽省蕞南部,因黄山而得名。黄山是徽文化和徽商发祥地,安徽省的徽就取名于黄山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如徽派建筑、徽剧、徽菜、徽墨、徽州四雕等。黄山市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誉为“天下头部奇山”,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与五岳相对应。近年来要求黄山市改名...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附近同属于“明经胡”的下庄(宅坦)而言   据说曾经有一位先辈是从下庄外迁的胡姓后裔   回乡寻根问祖蕞后在宅坦续上了家谱   1941年因胡适而一度改名“适之村”   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   像手掌一样将上庄如明珠般托在手心   从村边缓缓流过,滋润着上庄的...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7月2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黄山站活动圆满收官。   3天里,来自外国媒体驻华记者、在华外籍网络名人、中国网络媒体记者齐聚黄山,迎朝阳、冒酷暑,以中外媒体独特视角笔触和多元传播渠道,对我市在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深度采访报道,用“外眼”看好美丽徽州,用“外嘴”讲好黄山故事...

安徽人游安徽|人文旌德需要用心去“旅行”!

安徽人游安徽|人文旌德需要用心去“旅行”!

  Day1:江村景区——宣砚文化园——旌德水街   Day2:国安木雕馆——古艺胡开文墨厂——朱旺景区   漫步国保单位千年古村江村,村内明清古建林立、青砖黛瓦、木刻窗棂,一石一桥、一砖一瓦,如同一本千年诗集,等待着后人翻阅。   来到宣砚文化园,这里是集文房四宝及其制作工艺展示体验、文化艺术交流、住宿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国龙窑制陶技艺、跳五猖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国龙窑制陶技艺、跳五猖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徽菜烹饪技艺、徽剧(徽戏童子班)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徽菜烹饪技艺、徽剧(徽戏童子班)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畲族婚嫁习俗、湖村抬阁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畲族婚嫁习俗、湖村抬阁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

安徽人游安徽|文房四宝韵、翰墨飘香亦学亦玩!

安徽人游安徽|文房四宝韵、翰墨飘香亦学亦玩!

  闪耀在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房四宝研学基地)   宣砚文化园位于白地镇,是集文房四宝及其制作工艺展示体验、文化艺术交流、住宿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这里可以探索宣砚的奥秘,体验制砚的工艺,还能尽情挥洒文房四宝的千古雅韵。   国安木雕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旌德县高铁站附件,在这里可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