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国龙窑制陶技艺、跳五猖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中国宣纸集团、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级非遗传承基地9家;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家。市级非遗项目171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
《跳五猖》是为纪念西汉张渤治水功绩而设立的一种祭仪。起源于广德,遍及吴越,尤其是胥河两岸。由东、南、西、北、中五位猖神及道士、和尚、土地、判官,值路、小生各两角,统称十三身。以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架构,藉助巫、傩、道、释的表现形式,通过全仪完美的演绎来表现。全仪共4个阵式:钗将跑坛演《天下太平阵》、破神场收灾降福阵、单行双别龙门阵、平安八卦阵。 跳五猖所蕴含的古代文化思想内涵及音乐演奏艺术,是中国文化多样******融的体现。
2014年,跳五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宁国龙窑依山而建,长40米—100米不等,以似龙斜卧小山坡而得名。目前宁国市港口镇境内现存有8条活态龙窑,是全世界蕞大的柴烧龙窑群,被誉为“千年龙窑、世界唯一”。
宁国地处皖东南,多丘陵山地,境内拥有丰厚的陶土资源,优质的陶土经过起底、起身(拤把)、修身、捶打、施釉等多种工序后,再经过龙窑烧制,烧出的成品透着一种质朴、浑厚的美。
2014年,宁国龙窑制陶技艺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