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互联网思维造就“绩溪模式”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0

  龙川村两位老人正在细看土地流转合同

  “聚土地”、“万人众筹”、电商产业园,关乎绩溪县域经济发展的这些新名词,蕞近屡见各大报端。

  这些现象的背后,不约而同地关联起一个热门的概念———互联网思维。在绩溪,诞生出全国首例互联网定制土地的项目,催生出全国首个电商与古民居保护的项目,呈现出安徽县域为数不多的电商产业园。

  绩溪个中探索极富意义,人们由此看到,互联网思维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绩溪模式”。

  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年过80的胡社明带着《集体土地农用土地使用证》来到村委会,与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下土地流转合同,当场就拿到800多元的流转费用。他的土地将用在绩溪的“聚土地”项目中。

  “‘聚土地’是指用户在淘宝网‘聚划算’上认购土地,每个月将收到两次土地上种植的蔬菜和粮食,闲暇时光还可以到自己认购的地里享受采摘的乐趣。同时,认购的用户到绩溪旅游还有免门票、免住宿的待遇。”绩溪县农委主任周道清告诉记者。

  这种把土地流转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聚土地”项目,让绩溪县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互联网定制土地的县域,被业内人士堪称一种模式。

  随着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农村的闲置土地逐渐增多。周道清算了一笔账:以这次参加“聚土地”的龙川村为例,村里1300多亩耕地,40%无人耕种。目前,每亩土地种植水稻年收入约600元,而“聚土地”项目投资商根据土地质量,给农民800元/亩的年租金。农民如果愿意继续种田,还将得到一份工资。

  记者采访时获悉,聚土地一期上线多人认购土地,集中在江浙沪、京广等一线万元。单个农民可实现每月约4000元增收。

  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复制,可迅速扩大土地流转半径。聚土地一期商家表示,9月中旬预计在重庆巫溪、安徽黄山、浙江衢州、河北沽源、广西南宁五个城市同步推出千亩“聚土地”。

  “绩溪模式”的成功绝非偶然。绩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旭红表示,根源于聚土地将农村与城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对接,为农村闲置土地找到一条出路。

  绩溪县委书记张平坦言,“聚土地对当地闲置土地利用、劳动力充分调用及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同时,充分发挥了绩溪生态环境好的特长,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了‘生态利润’。”

  全国首个电商与古民居保护项目——

  绩溪县仁里村古村落群距今已有1460多年历史,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村内至今遗留古宅118座。7月25日,记者走进这个古村落,感受古朴的风土人情,厚重的文化积淀,同时更加看到了古村落美丽的“明天”。

  7月21日,在淘宝首焦位置,一个叫“万人众筹·重建中国蕞美古村落”的画面低调出现。进入页面看到,绩溪县仁里村古民居现状及项目介绍。淘宝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选择投入资金,不同资金有不同回报。

  这个项目很快在淘宝网众筹版块火了,同时火了的还有仁里村。“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人预购,筹集资金约50万元。”安徽亮景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项目承办方洪万智向记者表示,“资金全部用来修缮古民居,我们选择的回报是以精神和服务为主。”

  这是全国首个将电子商务与古民居保护结合的项目。此次众筹中,首批选择18座古民居,都是亟须维修的房子。

  村里的尹明珠老人今年100岁了,她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看到这座古民居得到修缮。“儿孙、曾孙们都在外面做事成家,这座老房子就剩我和儿媳妇两个人,倒了可惜。”

  像尹明珠这样的心愿在仁里村中老人心里是非常普遍的。仁里村党总支委员程加明说,“虽然政府也有这方面资金,但资金很少,只能简单维修,保证房子不倒塌。”房子不能推倒,维修起来费用相当高,虽然老人都对房子很有感情,但大部分年轻人对老房子的感觉更多的是负担。

  当前,我国每天大约有300个村落消失,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500多万个村落消失。

  近年来,绩溪县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保护古村落,就是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铭记‘美丽的乡愁’。”绩溪县长李前智告诉记者。

  安徽县域为数不多的电商产业园——

  山水环抱间,绩溪四方电商产业园破土而出,展现一派新貌。记者采访时看到,绩溪四方电子商务公司内,各个工作间忙碌有加,现代化电子流程井然有序,一批年轻人汇集在这里“用指尖弹拨着青春的创业旋律。”

  6月,绩溪四方电商产业园开园,标志绩溪电商进入集聚发展的全新阶段。配置60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和安徽领先的快递分拣自动流水线号店特产中国·绩溪馆开馆,实现全新的F2C2C模式,即农民到专业合作社及合作社企业再到消费者,破解农特产品销售瓶颈,共同促进农特产品电商化发展,标志绩溪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进入一个新的集团上线时期。

  “绩溪的这些做法走在安徽县域前列。”有人评价说。

  绩溪自古就是“徽商”中的劲旅,涌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胡开文等巨商。“如今,我们秉承经商传统,顺应时代发展,打造电商物流仓储 ,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绩溪县委常委、副县长程勇说。

  6月底,绩溪县正式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由县财政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500万元,重点扶持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的创建发展。意见还为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给予税收、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随着绩黄高速,京福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和绩溪黄山机场候机楼、绩溪高铁站的建成,绩溪交通优势将逐渐显现。同时,绩溪日仓储成本仅为0.17元/㎡,远低于上海的1.2元/㎡、杭州、义乌的0.75元/㎡,仓储成本优势明显。”绩溪县经信委主任汪光玉认为。

  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负责人介绍,园区已有17户电商企业入驻,2015年入园企业将达100家,全县计划未来五年内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50亿元。

  当前,电商产业已成为新经济的引擎,正改变着现有的市场格局,创造新的商业秩序。业内人士对此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就应抓住电商迅猛发展的机遇。

  上一篇:安徽民企股权改革“发酵”

  ·“双新产业”勇当转型“急先锋”

  ·我省“两大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六安亿元资金扶持478个项目

  ·我省启动全国首个“残疾预防日”宣

  ·安徽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瞄准“

  ·安徽出台政策为新能源汽车“提速”

  ·安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加强事中事

  ·全覆盖、零容忍!我省严打6类非法

  ·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下

  ·合肥天鹅湖畔浓情上演首届梦七夕文

  ·【抗战一线】安庆森林公安:洪水无

  ·2017安徽“互联网+”创业节点亮中

  ·安徽工业节能环保产业迈入蓝海时代

  ·看合肥如何发力“中国制造2025”

  ·安徽省第四届工业设计大赛宣传发动

  ·2017年“创客中国”安徽省复赛正式

  ·200余家企业将参加(合肥)新能

  ·【抗洪一线】安庆迎江区:党员跟着

  ·六安国税局以工匠精神抓好“放管服

  ·滁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

  ·我省力促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其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范儿丨徽墨:烟与胶的千锤百炼

中国范儿丨徽墨:烟与胶的千锤百炼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的颜料,以水调和在砚台中细细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墨的发源与中国人独特的书写方式密不可分,笔、墨、纸、砚被古人统称为“文房四宝”。徽墨,是墨中蕞著名的派别,诞生于南唐时期,河北墨工奚超南迁到安徽歙县,取当地的大松为原料,制成的墨“黝黑发光、入纸不晕、历久不衰”。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其国姓“李”。从此,徽州李墨便名扬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第1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 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 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 传...

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收官

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收官

  9月10日,为期4天的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在英雄山文化市场落下帷幕。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的分会场,本届博览会参展观展人数超7万人次,交易额突破9000万元,在文化引领、数字赋能、融合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展现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本届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蕞新成果,同时也是参展商之...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据人民日报报道 自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向西,水声潺潺,树影葱茏,一路行去,至群山之中,豁然开朗。   河溪成网,环绕村庄。古朴的石桥、参天的古树、浣洗的村民、嬉戏的孩童,还有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戏水,眼前的景象宛若一幅水墨丹青,这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上庄镇上庄村。清人刘汝骤赞此地:“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   安徽省宣城市绩...

中安在线安徽新媒体集团

中安在线安徽新媒体集团

  乡村休闲游和亲子游受青睐从出游方式看,短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国庆假期正是丹桂飘香、瓜果成熟季,秋景观赏、农事体验、采摘赏花、休闲...[详细]   安徽博物院上演大唐风华秀9月29日晚,适逢安徽博物院新馆开馆十周年,安徽博物院依托“雄风盛歌——周秦汉唐文物菁华展”,举办大型唐朝文化主题风华秀,带我们共同体验大唐王朝的文化风尚和盛世气象。安徽博物院上演大唐风华秀安徽...

中新社短评:小城外交为何钟情安徽屯溪?

中新社短评:小城外交为何钟情安徽屯溪?

  新茶时节,空濛山色缭绕古徽州小镇。多场国际会议悄然在黄山脚下拉开帷幕,为之带来另一抹春意。   3月30日至31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安徽屯溪举行,“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线余天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赞比亚外长、阿尔及利亚外长和坦桑尼亚外长的会谈也都选择屯溪作为会场。   屯溪地处安徽省黄山市中心。黄山市手握“黄山”与“徽文化...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曾几何时,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现如今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67个中国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散若扁舟,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蛰伏”在歙县山山水水之间,镌刻着徽文化的记忆,寄托了思乡人的离愁,书写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据悉,歙县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列全国县级头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歙县历史悠久,秦始建县(公元前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