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徽墨之都——安徽歙县印象
歙(shè)县位于安徽省南部,西邻黄山市区,西南与休宁县相连,东及东南与浙江省毗邻。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歙(shè)县位于安徽省南部,西邻黄山市区,西南与休宁县相连,北接绩溪县,东及东南与浙江省毗邻。总人口49万人。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地处皖南山区南部,西北有黄山耸立,东至东南被天目山、白际山屏蔽。境内清凉峰海拔1787米,为天目山主峰,海拔高度在安徽省仅次于黄山。中部多为低山、丘陵及河谷盆地。新安江自徽州区入境,纳练江、昌源河等支流,曲折东南流,于街口流入千岛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477毫米。矿藏有煤、铁、钨、铬、瓷土、砚石等。经济以林茶为主,有黄山毛峰、黄山银钩、顶谷大方、珠兰花茶、黄山绿牡丹等品种。特产有“三潭”(漳潭、绵潭、瀹潭)枇杷、“三口”(正口、溪口、街口)蜜橘、上丰雪梨、金丝琥珀蜜枣等。
这里历史悠久,文风昌盛。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更是在明清两代曾辉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里。孕育了经济学家王茂荫、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黄宾虹、经学大师吴承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程朱理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文学及徽戏、徽墨、歙砚、徽菜等都闪耀着徽文化的灿烂光芒,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
歙县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蕞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 158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长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蕞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蕞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 许国( 1527——1596),字维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许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建牌坊。卒赠太保,谥文穆。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