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徽墨的故事
奚超从小的梦想就是研制出像油漆一样能牢牢粘在纸上的好墨。可他做了一辈子墨工,做出来的墨还是被水一洗就掉。于是,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奚廷圭身上。
一天,王白急急忙忙跑到奚廷圭家,边走边嚷:“隔壁村的汪永财竟敢打我父亲,我要告汪永财!”
突然,王白眼睛一亮,对奚廷圭说:“你看,‘汪’字的三点、‘永’字的头、‘财’字的左边去掉,不就成了‘王水才’三个字吗?
奚廷圭用毛笔蘸了清水,照着王白说的,在纸上涂了一会儿,“汪永财”真的变成了“王水才”!
王白生气地说:“奚廷圭啊奚廷圭,这就是你研制出来的好墨!”王白气得拂袖而去。
奚廷圭的脸红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真正的好墨!他和墨工一起改进了捣烟、和胶、捶打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规程。
中国考古发现,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都有原始用墨的遗痕。《庄子》中有“舔笔和墨”的字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和墨水了。
中国墨的主要产地在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徽墨是蕞有名的墨,早在宋代,徽州一带就是中国墨的制造中心了。现在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墨,基本都产于皖南屯溪、歙县、绩溪等地。
味香:好墨要加入麝香、熊胆、冰片等名贵药材,因此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