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之乡(绩溪)在京举办美食文化周 |
 |
徽菜之乡(绩溪)在京举办美食文化周
烹协命名的“徽菜之乡”--安徽绩溪县,于 2月25日 至 3月15日 北京安徽大厦隆重举办“2006北京·徽菜之乡(绩溪)美食文化周”。届时,来自徽菜之乡的新老徽厨带着全部来自原产地的原材料向京城人民奉献传统而神奇的徽菜美味佳肴和纯朴而厚重的徽文化。

图:徽菜传统名肴
徽菜是八大菜系之一,素以“讲究用油用色而重火功,擅长烹调山珍海味,善于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著称于饮食市场。徽菜起源于皖南山区、黄山脚下的徽商故里绩溪县。几百年来,又通过数以万计的绩溪徽厨以徽商“徽骆驼”的精神将徽馆开到大江南北,使徽菜成形,并享誉五湖四海。“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毛主席这首《水调歌头游泳》脍炙人口,殊不知,为主席精心烹制武昌鱼的就是武汉老徽菜馆大中华酒楼的绩溪师傅。 2005年9月6日 ,烹饪协会授予绩溪县“徽菜之乡”称号。
乾隆55年(1790年),徽班进京,徽菜随之北上,开始登足京都,所设的徽菜馆始称为徽馆,后来成为绩溪人旅外菜馆业的统称。此次徽菜进京,是“徽班”的第二次进京,他们带来了四款传统徽菜宴“豪门徽商宴”、“琼碗宴”、“适之宴”、“十碗八”和“腌鲜鳜”、“一品锅”、“徽州三石”等数十款精品徽菜,并将徽派木雕、字画等带到京城,展示徽文化。
烹协“徽菜之乡”命名后,徽菜已成为绩溪县乃至安徽省旅游业的亮点,开发徽菜原材料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培训徽厨拓宽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渠道。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县于去年11月初 就编制了《绩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据称是全国弟壹个县级方案,开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徽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此次活动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为徽菜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