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文房有雅韵四宝相生辉
北宋时期,宣城出了位大诗人梅尧臣,与欧阳修等名动京城。他在《再和潘歙州纸砚》诗中说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这是“文房四宝”的蕞早出处。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中国的诗词书画,风雅年华,离不开文房四宝的营造与传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宣纸制作工艺是中国文化展示的头部组镜头,徐徐展开了一幅“中国画卷”。宣纸生产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工艺,从选材、制浆、配料、制纸等全套工序犹如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流畅,生产出来的宣纸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墨韵万变。
相传,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宣城一带,以兔毫制笔,当时叫“蒙恬笔”。后来,宛陵改称宣州,笔也称为宣笔。
宣笔以选毫精良、制作精密而著称,刚柔适中、尖圆齐健,无论是书写还是画画,都是下笔传神。产于黄山地区的徽笔则以“尖、齐、圆、健”四德著称,能充分体现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的效果。
书画离不开墨,徽墨自古闻名。它制作工序复杂,漆烟、松烟、减胶、加香等繁多的种类,适应了不同书写需求。在众多品牌中, “胡开文墨”质地上乘,油烟墨色泽光亮,松烟墨乌黑润和,所谓“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我国制砚历史悠久。宣砚、歙砚深受文人喜爱,有“宁舍一室,不舍一砚”的说法。歙砚产于古歙州而得名,以龙尾山的砚石纹色蕞多、品质蕞好。南唐时,元宗李璟好诗文翰墨,歙州太守进献龙尾砚,获得赞赏,朝廷设置砚务官督采砚石。
千百年来,歙砚材质与砚的功用完美契合,加上精湛的雕琢,集诗、书、画、印等艺术于一体,歙砚本身成了珍贵的艺术品,是文化的传播用具,也是文化的载体。
宣城是李白等大诗人流连的地方,也是以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等为代表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其中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泾县黄村镇是中国宣笔之乡,绩溪县是中国徽墨之乡,旌德县是中国宣砚之乡,集齐了“文房四宝”产品。
在书香萦绕的文房,轻磨徽墨,悄然闻香,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洁白宣纸上挥毫,自然回归那阔别已久的精致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