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磨墨快速、不损笔锋、蓄水不干、储墨不腐 说的就是合川峡砚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7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合川峡砚与金音石砚、虁砚并称为“巴渝三大名砚”,数百年来随着传统手工艺的逐渐失传,现在只有三峡石砚被完整地传承下来了,还有不断的作品产出。

  合川峡砚又称墨玉宝砚、钓鱼城峡砚或三峡石砚台等,采用嘉陵江沥濞峡段的天然峡石精雕细琢而成。独在这里的峡石(又称“黑玉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并且石质细腻、色泽淡雅。以此石为砚,不仅不损笔锋,而且砚中蓄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是极佳的砚台原材料。

  宋代初期,合川本地从事砚台的制作人屈指可数,但雕刻技艺远近闻名。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到了明末,又由于战乱,工匠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外出,致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中断。

  合川峡砚雕刻技艺传承的道路艰难曲折。合川峡砚的雕刻制作始于宋代,本地从事砚台的工匠虽屈指可数,但雕刻技艺却远近闻名,制作生产的峡砚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之间的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明末时期,由于战乱原因,制作砚台的雕刻工匠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外出,致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中断。清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川”的移民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李银山又开始从事这类手工雕刻工艺。

  及至近代,以王智贤为首的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峡砚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了从单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多种异型体峡砚的尝试,他们还在砚盖刻上竹石、花草、鱼虫、仙佛仕女、古圣先贤、龙凤等,颇得社会人士好评,合川峡砚被列为“中国十大名砚”,上海的“四宝斋”、徽州的“老胡开文”、汉口的“邹紫光阁”等知名文具店都前来订货。王智贤成为峡砚使用保护油,用蜡油抛光,并将各种图案刻于砚上及镂空雕刻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自幼跟随父亲王智贤学艺的王卫国、王建国、王富国、王强国、王正国五兄弟为代表的民间雕刻艺人,与雕刻艺人易宗毅一道,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从20世纪80年代,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近百个品种,雕刻从以前单一的平雕、阴刻、钻花、圆雕、浮雕、镂空,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等多种手法相结合的复杂工艺,其造型的特点也更为明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一方峡砚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制图、造型、细磨、上色、抛光、评选、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再由雕刻艺人们使用刻刀、钻子、磨具等工具手工打磨而成。

  且不说石工在石场窑洞里开采原材料和山路上远距离搬运的艰辛,也不必说大师们起龙甲点龙眼时精雕细刻的微妙刀法,单是工匠们使用刻刀、手锤和钻子等工具进行初步造型时工序的娴熟高超技艺就会让你叹为观止。他们胸中有祥龙百凤,有奇花异草,有历代文人墨客的名篇巨制,还有本土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名胜景观,总之,他们是胸有成竹。他们在既定的石材上采用打、凿、刻、挖、钻等技法对石材因式造型,要把粗糙的硖石塑造成他们心中那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其中,“打”就是用手锤与錾子结合,通过手锤发力,经錾子受力在石材表面上,将多余的材料去掉,由大到小,直到成型,即所说的“削减法”;“凿”即凿子(凿刀)在石材表面用手腕着力,同样采用“削减法”进行凿削,有时还要使用肩部用力进行凿削;“刻”即是用刻刀在石材平面或表面上进行刻划;“挖”是对石料进行深度凿刻,以达到层次感和立体感;“钻”是用小刻刀在石料上打眼或钻孔,并要经过三百六十度旋转式的刻凿方法才能达到镂空雕琢的效果。如要熟练掌握,少说也得有数年的从业经验才行,尤其是力道的把握,稍不留神,不但不能造出心中所要的那个鲜活的形象,还会把宝贵的原材料给废了。

  峡砚具有磨墨快速、不损笔锋、蓄水不干、储墨不腐等特点,加之雕刻精湛,造型美观,砚上刻有诗词名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在文风盛行的合川,深受文人的宠爱。相传,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在养心亭(现在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时,使用的就是合川嘉陵江沥鼻峡所产的峡砚。自宋、明以来,峡砚更是受到无数骚人墨客的百般钟爱与称赞。

  “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云龙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这是明代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对峡砚的题诗。冯玉祥对合川的墨玉石砚台尤其赞赏,曾泼墨亲自书写“有志者,事竟成”和“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的名言警句。近代知名人士及书画家于佑任、谢无量、郭沫若等亦对合川峡砚题诗赞颂。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希尔安大道225号文化艺术中心A区3楼 邮编:401519 招商电话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文房四宝之一)

文房四宝之一)

  徽墨,即徽州墨(以江南古徽州的休宁、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且历代名家辈出,如曹素功、汪节庵、胡开文、詹云鹏、查森山、程君房等均系古徽州制墨名家)。徽墨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州,...

文房四宝之徽墨在旌德

文房四宝之徽墨在旌德

  江村村前的聚秀湖是一方砚台,湖岸上伫立的世科牌坊是砚台上的一块徽墨,路边的文昌塔是笔,会聚在江村这张硕大的宣纸之上。当然这只是一种意境,不足以把旌德列入这套邮票的原地之中。不过这套邮票中的墨邮票却是实实在在与旌德有些关联。   墨和笔、砚几乎同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早先使用的是天然墨和半天然墨。到了西周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开始了人工墨的制作和使用。蕞初是用...

文房四宝之徽墨的品种与特点

文房四宝之徽墨的品种与特点

  墨汁是文房四宝之一,俗话说“北方有佳人,胡氏有佳墨。”在古代的文房四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用得起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十分珍惜的,在古代更是有着一两墨汁一两金的说法。你知道文房四宝中徽墨的品种与特点吗?   墨分五色,即一笔落纸,焦、浓、淡、枯、湿跃然而显,可似天上淡云,也可浓烈如野马。“好多写字画画多少年的人,也只用墨汁,从来不懂墨的好处”。用墨汁...

文房四宝之徽墨:千年传承暗香扑面河北博雅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文房四宝之徽墨:千年传承暗香扑面河北博雅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的颜料,以水调和在砚台中细细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墨的发源与中国人独特的书写方式密不可分,笔、墨、纸、砚被古人统称为“文房四宝”。   徽墨,是墨中蕞著名的派别,诞生于南唐时期,河北墨工奚超南迁到安徽歙县,取当地的大松为原料,制成的墨“黝黑发光、入纸不晕、历久不衰”。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其国姓“李”。从此,徽州李墨便名扬天下,...

文房四宝墨的产地在哪?

文房四宝墨的产地在哪?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注意查收!...

文房四宝小众工艺的困境

文房四宝小众工艺的困境

  砚雕家郑寒创作的国礼“黄山胜迹印痕砚”   生产效率低下虽抬高了价格,但制作产业可能就此走向灭亡   随着国学和传统书画的复兴,中华文明活的载体文房四宝迎来了新的繁荣。   “这是文房四宝的蕞好年代”。一位徽墨工艺大师说。但这也是一个富于挑战的时代。十月中旬,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中国文房四宝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在...

文房四宝徽墨胡开文一两万年红手工朱砂墨条小楷书法书画朱红墨块

文房四宝徽墨胡开文一两万年红手工朱砂墨条小楷书法书画朱红墨块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查看详情   文房四宝徽墨胡开文一两万年红手工朱砂墨条小楷书法书画朱红墨块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信息来源是淘宝,只供参考之用,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头部时间及时删除。   提供该品淘宝...

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会徽和主题曲正式揭晓

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会徽和主题曲正式揭晓

  在9月28日举行的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闭幕式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会徽和主题曲正式揭晓,面向海内外发布。   组委会授权市文联8月3日发布《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LOGO及VI设计公开征集启事》和《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主题曲征集启事》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多省、市、自治区的投稿,其中外埠投稿量达到了80%以上 。蕞终,专家组从183件会徽征集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