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程线路——合肥市研学初中篇—线:徽文化之旅--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二日
研学课程线路——合肥市研学初中篇—线:徽文化之旅--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二日
合肥市研学 初中 篇 线 : 徽文化之旅 -- 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二日 本文来自:合肥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附件参考线路初中篇 线路五:徽文化之旅 -- 宣纸、宣笔、徽墨、歙砚二日 部分景点介绍: D1: 早赴宣城中国宣纸文化园, 中国宣纸文化园总投资约 2500 万元,占地近 40000 平方米。中国宣纸文化园,来园观光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到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了解纸、墨、笔、砚、扇、纸帘等制作工艺,而且可以亲身体验纸、墨、笔、砚、扇、纸帘的制作。后参观宣笔制作工艺,文房四宝之首的宣笔,其制作技艺源于秦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宣笔原产地为我市宣州区和泾县,以选毫精良、制作精密而著称,具有装模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四德之美的独特风格。自唐、宋以来,宣笔以其厚重的底蕴和独有的魅力,一直备受刘海粟、李可染、吴作人、陈大羽等历代著名书画大师和文人墨客的赞誉。后参观生花宣笔厂,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 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 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均有制笔名手。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D2: 早乘车赴绩溪胡开文墨场参观,徽墨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的工艺品,其历史悠久,自南唐李廷圭始创徽墨以来,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故徽墨在海外亦称唐墨。历代徽墨工艺,源远流长,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于鲁,清代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名家,都名扬天下。 胡开文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创业,始创人胡天柱是徽州绩溪上庄人,是绩溪制墨世家中的杰出墨师,曾为清朝廷监造御用贡墨,因而誉满京都,又于公元 1915 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其工艺 之精良,驰名中外。 后乘车赴歙县,参观歙县工艺厂,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产于古歙州(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江西婺源等地),其中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尤以龙尾山西麓溪头乡产的砚石料为精绝。龙尾山高二百仞周三十里,幽谷谋潭,草木葱贫,溪流湍湍,怪石兀立,素有“砚山”之誉。从《婺源县志》上看,产石之佳者,不尽在龙尾山,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统称歙石或婺源石。 活动意义: 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生花宣笔厂,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房四宝的历史与特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徽文化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