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非遗馆·南太湖文旅驿站专场直播打卡文旅新地标了解多彩非遗文化
原标题:湖州市非遗馆·南太湖文旅驿站专场直播打卡文旅新地标,了解多彩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是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蕴含着无数的民族智慧。非遗是展现和传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4月17日下午2点的专场直播带大家走进湖州市非遗馆、了解湖州地方文化。直播期间安排了毛笔体验、做花灯、品茶访谈等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全方位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除此以外,还为大家准备了精美小礼品,哈拉水乐园畅游卡、雨伞、御守、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纸雕灯......更有神秘大奖等着您!互动越多,奖品多多,值得期待哦~
湖州市非遗馆坐落于太湖南岸,共1000余方。截至今天为止,湖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04项。馆内通过观赏式、互动式、沉浸式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向市民集中呈现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
湖州市非遗馆主要分为【蚕乡丝情】、【佳茗飘香】、【笔墨湖州】、【百音传唱】、【百工绝技】五个章节。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件件精美的实物展品,凝聚着湖州一代代匠人心血的记忆和蚕农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南方多嘉木,菰城佳茗香。闭上双眼感受,身侧是浓绿的茶树,指尖是嫩绿的新芽,茶香经久不散。向阳的山坡上,茶树的种子被种下,以每年春天嫩绿的新芽甜润着人们的灵魂,在这里,陆羽写下茶叶百科全书——《茶经》。一代代茶农制茶、在长久的时间里,萦绕着湖州,并在今天,仍然为湖州续写着关于茶的故事。
翰墨风情,笔工匠心。湖笔的原产地在湖州市南浔区的善琏镇,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文房四宝”。湖笔制作技艺被誉为“毛颖之技甲天下”。小小的一支笔,凝聚的是七百多年的匠心,一代代湖笔匠人的坚持,才让一支笔得以历唐风宋月,出现在今人的眼前。湖笔中不仅承载着吴越文脉,笔尖起落之间,是名士风流、翰墨经典。
湖州非遗中的音乐,与流行的、摇滚的、古典的所有其他音乐都不同,它生长于湖州的青山绿水,也滋润着这里的山水和人。
这个区域呈现了八个代表性非遗项目,其中湖剧和湖州三跳分别入选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非物质遗产。
器物的精美,凝聚的是技艺的传承和工匠的坚持。这里展示了织里刺绣,长兴紫砂素有“一两紫砂一两金”之说,还有安吉竹刻、泗安根雕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