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传承千年的制墨技艺
唐末,受安史之乱影响,制墨中心南移。南唐时期,全国制墨中心南移到歙县(古称歙州),自此开启了歙县千年制墨史。创建于1782年的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全国有名老字号。墨厂经历了1956年的徽墨业复兴潮、1961年的恢复桐油烟生产、1982年注册 “李廷珪”商标,2003年企业改制等,制墨技艺也在不断传承与创新,制墨工艺由传承千年的家庭作坊演变为工厂生产。
2006年,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徽墨制作技艺”被国家和安徽省相继列入“头部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现存的工业厂房、设备、技术及成果等,不仅体现了徽墨复兴历程,也见证了社会发展进程,成为一种 “时代记忆”。
胡开文 (1742年-1808年),墨业的创始人,原名胡天柱,字柱臣,号在丰,清代四大徽墨家之一。乾隆三十年 (1765年),承顶汪启茂墨店,为制作高质量产品,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并取徽州府孔庙的 “天开文苑”金匾中间两字,打出“胡开文墨庄”店号,在竞争中独占鳌头。
胡天柱的次子胡余德,于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创胡开文墨店。清末,“胡开文”这块招牌被出租,甚至招股或卖招牌。于是,各地陆续出现外姓人开的 “胡开文”墨店,甚至有人混淆视听。后来,胡家人为了证明自身的正宗改名为 “老胡开文”。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