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古法制墨守馨香
5月2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拍摄的胡开文墨。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头部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胡开文墨是徽墨的杰出代表,200多年来,胡开文墨一直遵循点烟、和料、杵捣、制墨、晾墨等11道古法制墨工序,恪守传统配料和工艺,生产出来的胡开文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新华社发(吴孙民 摄)
探访非遗徽墨制作:寻找更多非遗接班人,【解说】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解说】时至今日,项德胜仍然坚持纯手工制作徽墨,他认为只有坚持传统的做法,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发扬光大。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作为“徽州所产之墨”的统称,起始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而此前则誉为“新安香墨”。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
项胜利1969年出生于安徽歙县,父亲曾是当地胡开文墨厂的制墨艺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改进,项胜利“聚墨堂”出品的徽墨无论是图案设计还是选材配方,都在祖传技艺基础上有了创新。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