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绩溪县老胡开文墨厂董玉安: 千杵万揉一锭徽墨初始成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2

  “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研无声”,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的绩溪、屯溪、歙县而得名。在安徽绩溪县上庄镇的老胡开文墨厂,笔者探秘了古老徽墨的制作全程。落纸如漆,在徽墨传承的背后,不变的是制墨匠人们的坚持。

  徽墨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老话说“天下墨业在绩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就占了两席——汪近圣和胡开文。出生于上庄镇的胡开文是近代以来蕞负盛名的制墨大师之一,而上庄镇地处徽州腹地,一直以来就是徽墨的重要产地。乾隆年间,胡开文创立了自己的墨庄,所制的胡开文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古制,又勇于创新,开辟了“药墨”这一新方向。著名的“八宝五胆药墨”,就是将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水牛角、羚羊角、珍珠、牛黄、麝香、朱砂等药材入墨而成的。1915年,胡开文墨庄的“地球墨”还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今天的老胡开文墨厂继续守护着传统的制墨古法,继承着先人的智慧。

  走进车间,老师傅董玉安正从热气蒸腾的锅里揪出一大团和好的墨泥,放在早已被墨色浸透的木墩上,用锤子反复捶打,并不时用铲子翻搅着泥饼。为了让墨中的各种材料充分混合,每一块墨坯都要经过这样一番“千杵万揉”。

  覆碗收烟,集烟制墨,董玉安说:“制墨是个体力活,墨泥就是徽墨的魂。”沿用古法制作墨坯,头部步先要炼烟。炼烟是一门苦差事,需在封闭的高温烟房里,点起一盏盏桐油灯,每盏上覆盖一只大瓷碗,让碗壁在被灯烟熏黑的过程中,一层层地积累起黑色的粉末。在整个过程中,匠人的工作就是在高温中不停地拨灯芯、添油和扫烟。有首诗点出了炼烟的苦处:“烟房点烟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槽。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

  有了烟灰才是个开始,董玉安说,黏合还需要上好的胶:“蕞常用的是猪骨、牛骨熬出的胶油,蕞高级的油烟墨里还会加入阿胶、丁香、麝香、冰片等药材,真正是‘一两徽墨一两金’。”

  把墨泥放到工作台上,董玉安开始制墨。不大的台面上井然有序地摆着小刀、小锤、剪子、墨模等工具。只见他麻利地从墨泥上揪下一小团,放到天平上精准称重后,搓成圆条,趁热放入木制墨模里,用拇指压实,扣上模板。不一会儿,五六个模具便一一被填满了墨泥。压实压紧之后,董玉安讲解道:“这还不能动,还要等墨条温度冷却下来,才能保证硬度。”冷却完毕,董玉安把模具打开,将其中的墨条一一取出,再用剪刀进行修边,一支支地刻上“金不换”“紫玉光”“丹凤朝阳”等字样,墨锭就这样成型了。

  在专门的晾墨房中,木架上成千上万的墨条正在慢慢散出体内的水分。晾墨房里讲究多,风不能吹,光不能晒,火不能烤,还要恒温恒湿。董玉安说,阴晾的过程极为漫长,必须让墨条中的水分缓慢而自然地散发出去。一般一两重的小墨条要存放4个月到半年,如果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是体积稍大的墨锭,阴晾的时间还需更长。

  晾墨房的旁边是描金车间,描金便是阴晾之后的又一个环节。循着墨锭上雕刻出的图案和文字,匠人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一锭锭徽墨光泽如漆,金字彩画则为墨锭增添了一抹活泼的美感。

  历经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一块徽墨终于做好了。每一块在墨工手里成型的徽墨,都承载着制墨匠人的人生历练。

  “人磨墨,墨磨人。制墨时,再苦再累也不可少砸一锤,要不墨的黏性保证不了;晾墨时,只要有风,一定要随时翻晒,要不将来墨条会变形,外形就会走样。手工制墨,没有捷径可走,稍有不慎,就会让墨锭质地不佳。做得不好的墨,开始是看不出来的,几个月后就要开裂了。时间就能鉴定出一锭墨的好与坏,所以要凭良心去做。”董玉安说,徽墨的古法技艺积累了代代匠人的智慧,尤其值得传承。

  随着社会发展,文房四宝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过,在老匠人们的努力下,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手卷墨的生产,还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从“文创”思路出发,他们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并以五彩饰之,嵌在锦匣中,供人们收藏品鉴,这成了现代制墨业的一大特色。现在,徽墨墨锭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制,而能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手工技艺于一体,成为综合性的艺术精品。与此同时,徽墨也走出书画圈,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开拓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有了新空间、新创意,墨厂的老师傅纷纷告诉笔者,愿意加入这一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   董永来,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农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六安市裕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拟任县(区)党委正职。   仰玉晶,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省委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2022年5月30日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束学龙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永峰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英姿、吴广进、张克定、高 扬、黄炳恒、韩 锋、魏向阳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2022年5...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原标题: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导语:一锭徽墨的诞生要经历千锤百炼,历尽春秋冬夏。在中国徽墨之都,这件“国宝级奢侈品”是如何诞生的?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仅12.2厘米的直径上,却精细地雕出了整个世界。   这块...

安徽人必须了解的十大徽商老字号

安徽人必须了解的十大徽商老字号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安徽人文讲坛|曹天生:中国文房安徽取半

安徽人文讲坛|曹天生:中国文房安徽取半

  安徽文房四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纸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宣笔、徽墨、歙砚是国家级非遗,同时也都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文房用品中的高档精致用品。安徽文房四宝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房用品体系。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咱们就来详细听一听安徽文房四宝的故事。   宣笔是指以产于宣城地区的山兔紫毫为主,兼用其它毫料,以宣州传统制笔技艺制作的紫毫、...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安徽人游安徽 《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从大自然造物者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黄山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7月2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黄山站活动圆满收官。...

安徽人游安徽|品读歙州丨古意画卷中

安徽人游安徽|品读歙州丨古意画卷中

  过长江,进江南,淡淡的烟雨便来了。到歙县,便坐定了徽州的腹地,无梦到徽州,梦在徽州的窠臼里一应是春天的。   一路美好,一路思绪,想为歙县定色。树绿花红,山清水秀,古建筑隐约,汪在山岙的村落悄无声息,宁静得秀丽。我陡自感觉,歙县的原色是古意的格调,古意为色彩,自然古旧得鲜亮出氤氲。   古意实际上是一锭陈旧的老式徽墨,暗藏幽怨的香气,蕴籍天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