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绩”寻年味|新春佳节一起开启多样研学之旅
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渊源于明代。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
绩溪伏岭镇是徽剧发源地,这里有句俗语“锣鼓响,脚板痒”,也正说明了徽剧艺术在伏岭群众中的文化艺术魅力。在徽剧的传承中,伏岭镇上下合一。创办伏岭“徽剧研习社”,伏岭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徽剧班,坚持“徽剧童子班”办学,并聘请徽剧艺人进行授艺,致力培养一批徽剧新苗,传承创新伏岭传统地方戏剧,伏岭徽文化和地域特色大为传播。
春节假期,与孩子们一起走进绩溪伏岭,在徽剧陈列馆一起了解徽剧文化,一起在伏岭戏台看场徽剧表演,感受厚重浓郁的徽风古韵吧。
绩溪徽墨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制墨,有轻胶十万杵之说,制墨时反复捶打越多次,墨粒与胶越能均匀分布,如此才可制得一锭好墨。并且,制墨的每道工序都相当繁复,每块小小的墨块看似轻巧,实则包含太多匠人的辛苦。
古代制墨分造窑、发火、取煤、和剂、成型、入灰、出灰、试磨八道工序。纯手工制作的古法油烟墨,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而这样一锭墨的整个制作过程至少需要经过一冬一夏才算完成。正是因为墨工们“工不厌精”的匠心精神,才使得徽墨在千年的朝代更替中都久盛不衰。
春节假期,一起走进上庄镇老胡开文墨厂,品读徽文化,感受传承文化。通过独具特色的徽墨制作研学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古徽州文化,传承徽墨传统工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老胡开文墨厂,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带着问题参加游玩,既是旅行,更是研学。
梧川村位于绩溪县长安镇,背靠大会山山脉。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曾留下红军革命斗争的足迹,有“皖南井冈山”之称的黄高峰就在梧川村境内。现有主要景点有金岭古道、金岭洞、牛栏坪、飞来石、龙潭飞瀑、一线天、石牌楼等,金岭洞于1968年人工开凿而成,新四军曾在此进行游击战争,现状保存完好,是大会山红色之旅的必经之处。
在旌绩边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可以带着孩子们看到皖南游击革命斗争中各种珍贵文物、文献、照片等资料。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浴血奋战的场面,进行了一次革命洗礼。
还可以一起重走金岭古道,重温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断,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孩子们更好地审视当下,展望未来,实现******与灵魂的双重享受。
春节假期,徒步旅行是亲子旅游的首选。徽杭古道作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西起安徽绩溪,东至浙江临安,是古徽州通往杭州、徽州人入浙经商、通津达海的旱路主要通道,镌刻着徽州灿烂历史文化。
古道沿途山势险峻,奇峰林立,溪流奔泻,飞瀑清泉,是体验徽商精神,感受行走力量,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探险、科考的理想场所。
当然,你还可以准备好画笔和石头,来一场石头画写生,作画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徽杭古道研学之旅让孩子们零距离亲近自然,孩子们感受了每一处风景背后的故事,并从中开拓视野,挑战自己,协同合作,感受生活,收获快乐。这将会是小朋友们心中一段很酷的经历。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