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安徽农业大学
文化名家走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现传统文化非凡魅力。6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2023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农业大学。文化名家组成文艺小分队,手把手指导大学生文艺社团和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项目,、文化名家们还为高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6月8日下午,在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声中,大学生们跳起街舞,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安徽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成带领青年舞蹈家邓海涵、崔晨骏、林汪洋组成省舞蹈家协会文艺小分队来到同学们中间,现场指导教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两段街舞已经跳得有模有样。
“S形构图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该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在活动中心三楼,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雯带领的摄影家文艺小分队正在为喜爱摄影的同学们现场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结合大量的摄影实践,“干货”满满,不少同学边听边做笔记。
在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文艺小分队志愿服务现场,名家云集,笔墨生香。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林,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涛、陈智等书画大家现场泼墨挥毫,手把手指导教学,带同学们领略中国书画的魅力。
在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前广场上,十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吴山铁字省级非遗传承人郑书山的展台前,一幅幅铁字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学生们的目光。“这些字都是用铁皮制成的?”“做这样一幅作品需要多长时间”……郑书山一一耐心解答。“这样的进校园活动我参加了好几次,年轻人对非遗感兴趣,我特别高兴。”郑书山表示,非遗保护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年轻人有文化有思想,非遗传承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每一次参加进校园活动,不仅是我们向大学生展示传统非遗项目,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他们的奇思妙想也经常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启发。”
徽墨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的展台前,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唐亭正在体验徽墨制作技艺中的“描金”工序。“特别有意思,但想描好不容易,非遗大师真厉害。”唐亭家在甘肃,一直向往徽文化。“本来想利用暑假到安徽各地走一走,没想到在学校里就有机会一次性了解这么多安徽非遗项目,很过瘾。”
夕阳西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在安徽农业大学礼堂正式开演。演出在《希望的田野》歌声中拉开帷幕,知名戏曲、歌舞、民乐演奏、杂技、曲艺艺术家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携手登台,亮绝活、展风采,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孙铭泽为同学们带来快板《赞歌高唱二十大》,诙谐幽默又激情澎湃。《绿水青山》融合歌曲、器乐、舞蹈、茶艺,带领师生们走进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领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成现场演绎现代京剧经典剧目《沙家浜》中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唱段,唱词优美,情景相融,展现京剧声腔之美的同时,也激励同学们肩负祖国发展希望,赓续先烈们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歌舞《种子》、情景剧《贴心人》表现袁隆平、胡承霖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情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赢得了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
惠企资金“一键直达” 安徽“免申即...
商议院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安徽农业大学
2023-06-09 11:49:28
文化名家走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现传统文化非凡魅力。6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2023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农业大学。文化名家组成文艺小分队,手把手指导大学生文艺社团和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项目,、文化名家们还为高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6月8日下午,在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声中,大学生们跳起街舞,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安徽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成带领青年舞蹈家邓海涵、崔晨骏、林汪洋组成省舞蹈家协会文艺小分队来到同学们中间,现场指导教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两段街舞已经跳得有模有样。
“S形构图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该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在活动中心三楼,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郑雯带领的摄影家文艺小分队正在为喜爱摄影的同学们现场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结合大量的摄影实践,“干货”满满,不少同学边听边做笔记。
在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文艺小分队志愿服务现场,名家云集,笔墨生香。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林,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涛、陈智等书画大家现场泼墨挥毫,手把手指导教学,带同学们领略中国书画的魅力。
在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前广场上,十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吴山铁字省级非遗传承人郑书山的展台前,一幅幅铁字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学生们的目光。“这些字都是用铁皮制成的?”“做这样一幅作品需要多长时间”……郑书山一一耐心解答。“这样的进校园活动我参加了好几次,年轻人对非遗感兴趣,我特别高兴。”郑书山表示,非遗保护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年轻人有文化有思想,非遗传承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每一次参加进校园活动,不仅是我们向大学生展示传统非遗项目,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他们的奇思妙想也经常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启发。”
徽墨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的展台前,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唐亭正在体验徽墨制作技艺中的“描金”工序。“特别有意思,但想描好不容易,非遗大师真厉害。”唐亭家在甘肃,一直向往徽文化。“本来想利用暑假到安徽各地走一走,没想到在学校里就有机会一次性了解这么多安徽非遗项目,很过瘾。”
夕阳西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在安徽农业大学礼堂正式开演。演出在《希望的田野》歌声中拉开帷幕,知名戏曲、歌舞、民乐演奏、杂技、曲艺艺术家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携手登台,亮绝活、展风采,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孙铭泽为同学们带来快板《赞歌高唱二十大》,诙谐幽默又激情澎湃。《绿水青山》融合歌曲、器乐、舞蹈、茶艺,带领师生们走进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领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成现场演绎现代京剧经典剧目《沙家浜》中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唱段,唱词优美,情景相融,展现京剧声腔之美的同时,也激励同学们肩负祖国发展希望,赓续先烈们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歌舞《种子》、情景剧《贴心人》表现袁隆平、胡承霖等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情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赢得了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
文化名家走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现传统文化非凡魅力。6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2023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农业大学。文化名家组成文艺小分队,手把手指导大学生文艺社团和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项目,、文化名家们还为高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