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一两徽墨一两金“文房四宝”里的顶级奢侈品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0

  古人云:“得徽墨者,如名将之得良马。”墨,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用来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也是历代文人情感的寄托之物。一方好墨,能承载起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我国的墨文化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明清时期,墨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据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庄子》中“舐笔和墨”是关于墨蕞早的文献记载。西周时期《述古书法纂》则“邢夷造墨”之说,代表着人工制墨的开端。

  秦汉时期以松烟墨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人工墨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关于制墨的记载,“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时败臭,寒则难干。潼溶见风日解碎,重不过二三两。墨之大块如此,宁小不大。”可见当时的人对于制墨方法已经相当熟练。

  制墨业真正发达于唐代,此时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盛行,涌出大批文人雅士,对于墨的需求日益剧增。以后又经历了宋代、元代、明代与清代的继续发展,我国制墨业持续繁荣昌盛,影响深远,以至于历代文人都爱用“墨客”来形容自己。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能被称为“墨业之首”的只有徽州的徽墨。徽墨自诞生起便是中国墨的桂冠,追溯其历史兴起于南唐,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定居江南歙州,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 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从此易姓李廷珪,李廷珪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

  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徽州墨业进入头部个鼎盛期。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北宋宣和三年,酷爱书画的宋徽宗将徽墨之都的歙州改为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流传至今。

  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名工与名品层出不穷,这时期的徽墨按原料不同还可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其中蕞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受到历代书画家的推崇。

  1915年,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在这场历史性的世界级盛会上,参赛国家多达31个,展品足有20多万件,这块徽墨何以脱颖而出,让世界为之赞叹?地球墨直径仅12.2厘米,在这局促的方寸之地上,匠人却雕出了整个世界。墨的正反两面,均为世界地图,六大洲与五大洋清晰可见,经纬线、水陆界清晰可辨,就连世界各国的国界以及首都的中英文标注,都被刻在了墨块之上。

  烟雨江南,水墨徽州。书时为墨,观时为艺,洇出了一幅幅山水,沉淀下了厚厚的徽州文化。俗话说“一两徽墨一两金”,顶级的徽墨不惜使用名贵的金箔、麝香、蛇胆、珍珠粉等材料制作,小小一块,蕞贵能卖到4到5位数。

  除此之外,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文房四宝”里的顶级奢饰品。许多用徽墨成就的字与画,即便历时数百年,墨迹依然清晰可见,光彩夺目,正是徽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千年不衰的功力所在。

  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徽墨如此之精妙,源于制作工艺之精绝。“一方墨雕刻一年”,一锭徽墨的诞生,要经过千锤百炼。炼烟、洗烟、熬胶、拌料、成坯、烘烤、锤打、定形、晾晒、打磨、描金、雕刻等二十多道工序。

  炼烟是指用灯草点燃桐油,灯上扣一瓷碗,让烟熏在碗里,冷却后扫取烟灰。或将松枝放窑里烧,烧完提取烟灰。徽墨配方极其讲究,往烟灰里加入麝香、冰片、珍珠粉等材料。并非越多越好,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比例,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寡。要使墨“坚如玉”,就需熬胶。用牛皮或鱼鳔慢熬成胶状物,然后倒入配好的墨料搅拌均匀。 制墨需要“轻胶十万杵”,就是说拌好的墨料,需要杵捣十万下才能充分融合。将墨锭制成圆柱状,一个个放入墨模进行压制,充分冷却后取出,模上图案就印在了墨锭表面。

  晾墨需要足够耐心,半年以上的时间,墨才会自然阴干。墨锭晾至三成干时,将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晾干后的墨锭在出厂前,要对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以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称之为“描金”,也是墨品的点睛之笔。

  “—丸佳制有余馨,徽墨从来举世尊,冰麝龙涎皆不贵,杵工汗滴是真魂。”一方徽墨,看似轻巧,实则包含了匠人非凡匠心。方寸之间的一块墨,成就了历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万千气象。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158安徽博物院-胡开文支店制竹管羊毫提笔

158安徽博物院-胡开文支店制竹管羊毫提笔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米,展厅15个,馆藏文物21.8万余件。新馆从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老馆则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   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

1980年代安徽老胡开文制“明宣德八爪双龙国宝图”墨一件

1980年代安徽老胡开文制“明宣德八爪双龙国宝图”墨一件

  1980年代安徽老胡开文制“明 宣德八爪双龙国宝图”墨一件   1980年代安徽老胡开文制“明 宣德八爪双龙国宝图”墨一件,外盒尺寸:17.2×9.1cm、正墨长14.2cm。宽5.5cm。墨正面饰以双龙,书“国宝”描金正楷大字,背面四周饰以祥云纹,中间楷书“大明宣德年造”六字。两面描金(因年久已逝)。此墨墨质烟细胶轻、质理坚莹、纹饰清晰,为墨中上品。墨香怡人、保...

2007绩溪油菜花旅游节开幕

2007绩溪油菜花旅游节开幕

  “中国徽菜之乡”绩溪,地处皖南山区,黄山东麓,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西、南与黄山市接壤,属我省重点开发的“两山一湖”旅游区域。为进一步开发绩溪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水墨绩溪——国画里的乡村”旅游品牌,“2007绩溪油菜花旅游节”于3月25日上午盛大开幕。   同时还举行了“安徽省摄影家创作基地”、“老玩童中国十大修养基地”授牌仪式。据悉,整个旅...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特定区域中的团体或个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实践中生产、创造出的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口头传说、歌谣、表演、礼仪、技能等文化创新。我国历史悠久,人民智慧勤劳,历史长河中产生创造出了大量丰富的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文化价值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我国...

2019年下半年就业见习补贴公示

2019年下半年就业见习补贴公示

  2019年下半年就业见习补贴工作已审核结束,共享受就业见习补贴34人,合计补贴金额17.24万元。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2020年3月24日至2020年4月1日)。公示期内若有异议,可通过电话(、)提出意见。   附:2019年下半年就业见习补贴发放名单   2019年7-12月就业见习补贴发放汇总表...

2019年安徽伴手礼评测结果出炉46件皖地产优质商品入选

2019年安徽伴手礼评测结果出炉46件皖地产优质商品入选

  为了打响“安徽品牌”,激发消费者对安徽产品的情感认同、记忆联想和价值消费,首届安徽伴手礼评测活动历时7个月,通过社会公开征集,企业自愿申报,初评筛选,入围评测,优选评测五个环节,邀请了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文博、设计、食品、旅游、销售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评审专家,参与网上投票的消费者达37万多人。本次入选的伴手礼商品中,既有承载时代记忆和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产品,也有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0-2023年中国徽墨产业研究报告

2020-2023年中国徽墨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徽墨产业研究报告》是中经先略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徽墨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进行前景预测及策略建议的专业研究报告。本报告是中经先略针对徽墨产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部门、海关、行业协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中国徽墨产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是基于中经先略市场咨询中心对徽墨行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部门、海关、行业协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本报告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徽墨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进行前景预测及策略建议。主要包括:行业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环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