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千年古歙徽墨香
安徽歙县,古称徽州,以盛产徽墨扬名海内外。自南唐墨家李廷硅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历史,享有“墨都”之称。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徽墨,有墨模雕刻、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大工序, 每道大工序还有十余道小工序,完成一锭墨需要大小工序上百道。
墨模雕刻在制墨过程中技术含量是蕞高的。无论是文字、人物、山水和亭台楼阁都要反雕,印出来的墨上面的文字和图案才是正的。
墨的形状不同,晾墨的方式也不同,块状的墨可以摊着晾,圆柱形的则需要用棉纸垂直悬挂,防止其变形。
徽墨的魅力在于“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实用功效,也在于“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文化内涵。而这也正是徽墨历经虽逾千年,仍独领风骚,溢彩飘香的魅力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