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有约」视频:跟着老外看安徽千年徽墨薪火相传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记者 徐子茗 曹原青)炼烟、和料、制墨、描金……在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徽墨生产车间里,墨香味扑鼻,制墨大师们正忙碌的揉、搓、碾、压,制作好的磨条被垒的整整齐齐。
古有“天下磨业在徽州”之说,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之名远播海内外。
新安江流淌而过的歙县,见证了徽墨的千年传承,这里不仅是中国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对这里的不少匠人们来说,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就是一辈子。
徽墨是如何制作的,又是如何经历千年历久弥新?带着这样的疑问,6月30日,“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2022年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安徽歙县,探寻匠人们坚守了一辈子的情怀,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命力。
“百村记录计划”展现乡村振兴历程
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首设安徽赛区
合肥队揽下省运会羽毛球比赛半数金牌
关爱儿童成长健康 呵护“吃不饱的天使”
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7月小心吃坏肚子热...
“梦”见徽州 “皖”美相遇 —...
安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评价...
【“双招双引”进行时】安徽省...
《安徽省实施〈电力法〉办法 (...
安徽省新增29家国家级孵化载体
大豆治虫作业 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暖民心行动】安庆:以超常规力度稳经济扩就业
大豆治虫作业 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大豆治虫作业 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暖民心行动】安庆:以超常规力度稳经济扩就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