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药墨华佗”胡开文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3

  在我国的制墨技艺中,徽墨无疑是蕞令人称道的珍瑰,与湖笔、宣纸和端砚并列文房四宝。

  据史料记载,徽墨的生产可追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末期。安史之乱烽烟骤起,北方墨工们纷纷南迁,制墨中心也随之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也因逃难来到歙州(即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那如诗如画般的山水风光,使奚氏父子决定定居此处。他们重操旧业,以当地黄山古松为原料,经过反复钻研,终于制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而徽墨的美名也自此传开。

  徽墨真正名动天下,应归功于南唐后主李煜。这位被后世称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传奇君王对奚氏墨可谓视如珍宝,并赐奚氏一家国姓“李”。或许在那画廊金粉的南唐帝阙,歙州李墨便曾书录了珠帘翠帐里“云一涡,玉一梭”的秋夜相思;目睹了画堂香阶前“手提金缕鞋”月夜缠绵;也曾陪伴繁华褪尽后李后主“仓皇辞庙”的永夜难眠……

  物是人非,烟雨南唐虽山河梦断,但却无妨歙州李墨名满天下。到了宋宣和年间,更是赢得了世人“黄金易得,李墨难获”的美誉。至宋徽宗时期,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自此,徽墨之名便相沿至今。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彼时,人们不仅仅将墨当作一种书画工具,文人爱墨、藏墨的需求使得徽墨逐渐从实用墨向观赏墨发展,演变成为集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珍玩墨应运而生的同时,大批制墨高手也纷纷涌现。

  清代,徽墨制作分为四大名家――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胡开文(1742―1808年)就是制作地球墨的胡开文墨业创始人。胡开文地球墨曾经荣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金奖以及南京南洋劝业会优等奖。

  胡开文的老本行是制作文房用品中的墨,兼墨店老板。

  墨,乃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用以书写和绘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

  拳玩久了会玩出花样,牌玩久了也会玩出奇招。

  三国时代,制墨专家韦诞“参以珍珠、麝香捣细末合烟下铁臼,捣万杵”,首开将贵重药物入墨之先河。

  南唐时期,由于朝廷的提倡,文人墨客的讲究,药墨随之兴起,在制墨配方中,有加入鹿角胶煎膏合成的;有用龙脑、麝香制成的;有加入藤黄、冰片、犀角、巴豆等名贵中药,使墨“芬芳馥郁”、“其坚如防”的;还有加入麝香、金箔、珍珠粉、冰片、公丁香等名贵中药的,不仅使墨气味芳香,光色紫润,质地细腻,还能让墨掭笔不胶,人纸不晕,宜书宜画。

  如此等等,药墨一时被官宦人家和文人士大夫竞相争用。

  宋朝年间,制墨家潘古采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疗扭伤出血、通便秘等,深受百姓欢迎。

  到了明代,药墨广传民间,当时的商贾将士即使不通文墨,外出时身边也常带有墨锭,以备不时急用――就像现代人随时携带的必备药品那样。

  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 “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产后血晕、崩中,醋磨服之、眯目、物芒人目、点磨瞳子上。”

  胡开文整天倒腾那些炭黑、松烟,弄久了也会有异想天开的举动。

  当然,他不会依样画葫芦,他要踩在前辈的肩膀上有所新创――“五胆八宝掺松烟,千锤百炼成方圆;奇墨入纸龙凤舞,内外兼用病魔寒。”

  这是清朝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五胆八宝”便是胡开文的首创――他以熊胆、虎胆、蛇胆、猪胆、青鱼胆等五种动物胆汁,和入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牛黄、珍珠、朱砂、麝香等八种珍贵药材入墨,加入木材,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

  此墨以麝香等珍品入药,以醋为引,治愈顽症无数,尤其对皮肤病、咽喉疾病、口腔疾病、痈疽疮疡、无名肿毒、症瘕积聚、关节疼痛、血症等疗效明显。

  胡开文的药墨盛极一时,广为流传。

  到了晚清时期,红顶商人胡雪岩开了家“胡庆馀堂”制药厂,得知家乡前辈胡开文的“八宝五胆药墨”疗效神奇,便极力推荐,使之成为朝廷贡品。

  作为皇宫御药,“八宝五胆药墨”的确治好了不少皇亲大臣的皮肤顽疾。

  蕞有名且有据可查的案例就是――它治愈了乾隆母后孝圣太后的“红斑狼疮”以及慈禧太后西逃途中突发的背痈。

  胡开文的药墨再一次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清宫天字头部号治癣奇药。

  从此,“八宝五胆药墨”以其药方奇、疗效奇、剂型奇,被称为传统中医奇药,而胡开文也因为在中国中医药史上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药墨华佗”。

  但凡做过梦的人都会有这种亲身体验:很多梦都毫无来由。一般的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法断定个中虚实。但是很多时候,梦境也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当胡开文继承了岳父的家业,成了墨店的老板后,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日夜思索着如何振兴店业。因为在他接管岳父的墨店时,墨店已濒临倒闭。

  他是上门女婿。成为上门女婿的男人有一个共性――家里并不宽裕。

  因为家里穷,他13岁就离家到休宁海阳镇上的“汪启茂墨店”里当学徒(汪启茂是他未来的岳父)。后到屯溪程正路家当墨工,继而又在屯溪租赁“采章墨店”经营墨业。

  由于他天资聪颖,诚实勤劳,精于店务,16岁时被“汪启茂墨店”老板汪启茂招为上门女婿。

  徽州的民间曾流行着这样的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赚的钱来,好似神仙快活哟;赚不得钱来,好似孤魂野鬼到处游。”

  学不成不能归家――这成了当时出外谋生的徽州人所共持的理念。

  为实现自己创家立业的抱负,胡开文决心重振墨业。为创出高质量产品,胡开文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花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请良工来刻模制墨。然后利用屯溪地处休歙间,上婺源、下歙县之便捷,商旅会聚,开展销售与采购;利用“汪启茂”的招牌、墨印,继续生产、销售“汪启茂”墨,并开始制作自己的品牌。

  这旧店新开,究竟立何牌号为好?胡开文一时拿不定主意。

  有一天,他去拜访绩溪小九华山银屏古寺的一位老和尚,谈话间得到了配墨原料和工艺创新的启发。在回家路上,经过一座叫“溪源”的山,爬到半山腰,天色已黑,他只得摸到附近一座山神庙里宿夜。睡至半夜,梦见一白发老翁手托文房四宝,站在他面前说:“汪氏墨店归你经营,天开文运,百事待兴。”说罢,将印有“岭耀彩”字模的神墨交给他,飘然而去。

  梦醒之后,胡开文眼前一亮――“天开文运”,对!何不取“开文”二字为店号!

  回到休宁的当天,他果真就将“汪启茂墨店”改名为“胡开文墨庄”。

  接着,他又根据梦中的幻境,融合徽州山水的风光,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套“岭耀彩”墨模――制出的墨,立刻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

  打出了“胡开文”的招牌后,雄心勃勃的胡开文又开始设想着该如何让这块招牌成为名牌。

  商场变化多端,如果善于审时度势,明辨得失便能获利。

  当时“胡开文”墨销售的主要对象是书生和官场中人,其次才是商贩。所以,他就制作适于这两类消费者的墨――高级墨,给书生和官人。普通墨,给商贩。

  为争取顾客的信任,他将普通墨的利润定得很低,甚至低到无利润,他生产经营的重点是高级墨。

  制墨与一般手工业不同,它的产品是特种工艺品,产量少,制作坊不是很多,但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在与同行竞争中,胡开文看到了依附官方的重要性,于是,他通过给乾隆献墨,终使“胡开文”名声大噪――他制作的“集锦墨”长期被作为贡品送到宫中。

  “胡开文”墨庄的名声越来越响,墨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墨质更是越来越精良,因而,在墨家竞争中,“胡开文”墨庄很快独占鳌头,胡开文也获得厚利。

  胡开文吃苦耐劳,勇于投资。后来,他又在屯溪设立销售分店,继而开设茶号、枣庄,置田产,没多久就成为当时的巨富。

  贾而好儒的胡开文后来因捐资买官得九品官职,赐封奉直大夫(散官职位,只有职位,没有实际事务)。

  而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只要同行或朋友有难,他总会伸出援手,即使需要大手笔的花费也在所不惜;他还喜行公益――独资修建了上庄村观澜阁至杨林桥石板大路和竦岭半岭亭。

  他有八个儿子。在墨店生意兴隆之际,他就对自己的子孙们声明:日后不管如何,都应力争使“胡开文”墨店世世昌盛。

  他说:“家产的分配要保证胡开文墨业的继续发展,要有利于商业资本的不断增殖,要使胡开文墨店的经营管理后继有人。”

  他在世时亲自主持析产,安徽休宁的老店由次子胡余德(1762―1845年)继承。据传,到了胡开文墨业的第二代胡余德时期,造出一种墨,在销售时,曾对外宣称此墨无论在水中浸泡多久都不会溶化散色,引得许多人慕名前来购墨。

  须知鲜有人会舍得将价值不菲的好墨浸在水中试验,故此墨是否真的不会溶化散色一直无从验证。谁知有一日,一位游学的先生访问休宁时,购买了一布袋这种号称不溶化不散色的墨,在过河时这位先生不慎摔了一跤,连人带墨都栽进河里。上岸后,先生的背竟被染成一片漆黑,他慌忙打开袋子查看,原来袋子里的墨经水浸泡,有的已经溶化。

  游学先生非常生气,他背着这袋墨找到了休宁店,并当场以盆盛水,将墨浸入其中,不久,便见墨裂色散。胡开文墨业当下连声道歉,并以一袋“苍瑰室”墨赔偿。不仅如此,胡开文下属各店各坊,更是立即停制停售这种名不副实的墨,同时以高价买回。不合格的墨全部被倒入休宁城外的一座池塘中,传说这池塘也因此变成了“墨池”。至今这则“墨池”毁墨的故事,依然在徽州地区流传着。

  在他的晚年,“胡开文墨业”已经名扬四海,他本人也被列入清代四大徽墨名家之首。

  在胡开文之后,他的子孙们继续书写着徽墨的辉煌。时至今日,已经有240多年的“胡开文”老字号仍然蜚声中外。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点击将本文复制到电脑,方便打印和收藏

  被举报文档标题:“药墨华佗”胡开文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00后购物车8成是国货天猫联合品牌发起“华流品牌计划”

00后购物车8成是国货天猫联合品牌发起“华流品牌计划”

  从“围炉煮茶”到“青梅煮酒”,从中国成分到中式滋养,从汉服到马面裙,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正在给中国品牌带来新机会。   数字显示,过去一年,在淘宝天猫上有2840个中国品牌成交额破亿,在所有过亿品牌中的占比高达占75%,还有创立不到三年的新锐国货品牌超越国际大牌,成为细分品类头部。而在95后、00后消费者的购物车里,超过8成是国货。...

2012年绩溪茶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2012年绩溪茶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体验徽文化,品味时雨茶”,6月15日上午,绩溪县上庄镇嘉宾云集,“2012年绩溪安苗节暨金山时雨茶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举行,绩溪县委书记张平宣布2012年绩溪安苗节暨“金山时雨”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县领导李国忠、高建斌、袁舜玲分别致辞。来自省内外的民俗专家、游客及当地群众近万人参加开幕式。   本届文化节主题是“走进胡适故里,体验徽州文化,驻足常昆盆地,品味金山...

2016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名单公示

2016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名单公示

  原标题:2016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名单公示   2016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经过初评、复评和专家评审会,100强入围名单已经产生。根据程序,现将入围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7年2月21日至25日(5天),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及时向评选办公室反映。   2016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名单   安徽儒林图书馆...

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大年初二亮相安徽卫视

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大年初二亮相安徽卫视

  “天南地北传佳音,纵情礼赞新时代。”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已于大年初二在安徽卫视播出。 “辞旧岁,迎新春,欢天喜地唱起来”,一场场“非遗大戏”在舞台上呈现,迎接着己亥猪年的到来;歌舞贺新春、传颂经典、致敬传承人……现场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无论是民族歌舞、旗袍走秀,还是舞狮武术、大师致敬,都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节日的祥和气氛。   为挖掘中国优...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中国徽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是基于中经先略市场咨询中心对徽墨行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部门、海关、行业协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本报告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徽墨行业的投资相关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其投资前景及策略进行科学预测及合理建议。主要包括:行业现...

2021年12期《收藏》杂志精览

2021年12期《收藏》杂志精览

  在传世书画上有一枚非常独特的收藏印——长脚印(“长”印)。由于该印曾见于宋代贾似道旧藏的作品,如赵佶的《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传董源的《夏山图》、艳艳女史的《花卉草虫图》等,所以历代书画鉴藏家都将长脚印归于贾似道名下。但是,笔者发现明代仇英的《桃村草堂图》、唐寅《事茗图》上也钤有类似的长脚印章,这显然不可能是贾似道钤盖的印章,那这二方印章是谁的呢?   2021...

2021年三支一扶公基备考:听说纸要涨价了?

2021年三支一扶公基备考:听说纸要涨价了?

  今早起床,小编惊讶的发现“纸价大涨”“纸厂纷纷停产”登上微博热搜。定睛一看才知道,原来蕞近文化用纸、包装用纸齐刷刷涨价。五月份以来,国内主要文化纸企业和贸易商发布多张涨价函,其中文化纸普遍涨价200元/吨,白卡纸涨价则达到1000元/吨。   看热搜吃瓜的同时,快来和小编学习一下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暗藏哪些公基考点吧!...

2021年宣城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入围考察人员名单公示(三)

2021年宣城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入围考察人员名单公示(三)

  2021年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紧缺人才入围考察人员名单公示(三)   根据《2021年度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紧缺人才公告》要求,现将2021年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紧缺人才第三批入围考察人员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7月22日-7月24日   监督电线年度绩溪县企事业单位公开引进紧缺人才第三批入围考察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