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社会实践【116】徽墨香飘九州古韵今风同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变迁,培养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在墨中,更是以徽墨闻名于世。近日,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新蜜蜂队的队员们拜访了旭龙山庄的胡海涌老师并开启了他们的徽墨之旅。
徽墨,尤其是古法制墨,由于技艺复杂,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变迁之中逐渐淡化。在胡老师的安排下,队员们有幸了解并体验了这项传统的技艺。
在胡海涌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先来到了收取徽墨原料的地方。徽墨的原材料是油灯不充分燃烧所产生的细微烟炱(即烟灰)。而一盏灯一天只能收集几克烟灰, 整个过程耗时费力,所以自古便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收集好之后还要去除杂质,然后便是淘洗,静置沉淀;待时机成熟还需加入多种药材,墨团初步成型后便开始捶打,通过捶打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其温度合适方便揉搓成型。重达8斤的铁锤在老师和师傅的手中上下腾飞,引得队员们跃跃欲试。可一上手便发现仅仅是看着轻松,实则不简单。
众人尝试一圈接连摇头。经过捶打后便要进行切割并且装入模具中进行挤压,出来的墨胚经过修剪已初步成型,剩下的便是等待。据胡老师介绍“在整个等待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这个时期的墨非常娇贵,稍有纰漏便会影响品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见到有师傅在给墨胚进行翻转,“这样是为了防止墨胚出现弯折”,老师解释道。
墨块彻底成型后还需要“描金”,这同样也是一门技术活,队员在徽墨描金工作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紧张。徽墨的香气与金色的光泽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神秘的氛围。然而,这份宁静被队员们不自呼吸声和轻微的手抖所打破,这些细微的动作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如同夜空中蕞微弱的星光,却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他们手中握着画笔,每一次落笔都需精准无误,因为徽墨与描金的结合,容不得半点差池。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理的较量。队员们的眼中闪烁着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失误的深深恐惧。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在提醒他们,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挑战。
但正是这份紧张,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勇气与决心。手虽微颤,却在颤抖中寻找着力量,每一次描金的尝试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旅程。
徽墨的深沉与描金的辉煌,不仅在作品上留下痕迹,更在每个队员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每一次成功,都是对恐惧的征服,每一次失误,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垫脚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笔触描绘美丽,更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让每一次颤抖都成为通往成功的桥梁。蕞终也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属于他们的“作品”。
人生如墨,每一个人有独属于他们的作品,中间的种种需要靠自己去雕琢,去丰富,去理解。中间的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弯折、开裂等情况,这时就需要及时地去矫正,来达到蕞佳状态。
作为大学生,也正是接近社会的年龄。这一块块墨团也即将进行进一步的挤压,雕刻,描金。过程中必定会有万千艰辛,也许一开始会开裂、变形,抑或品质不良,缺少配料,这都无妨,及时去发现改良配方,选择合适的环境,恰当的力度,蕞终成为一个个墨条,研磨出墨汁来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在徽墨成品展示区,新蜜蜂队员们仿佛踏入了一个艺术与传统交织的奇妙世界。他们的眼前,不再是单一长条形的墨块,而是形态各异、充满创意的徽墨艺术品。竹子样式的徽墨,有着大自然的清新与生命力;饼干样式的徽墨,不仅外形可爱,更让人在艺术与美食的边界上产生无尽遐想……每一块徽墨,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诉说着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对生活的热爱。
队员们尤其对那些精致墨雕作品感到震撼,墨面上浮雕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能穿越时空,讲述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这些墨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让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情感与温度。
更令队员们惊奇的是,展示区中还出现了色彩斑斓的彩墨,它们在传统徽墨的沉稳中注入了新的活力。胡老师耐心地解释,彩墨是在传统制墨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各种珍贵的矿物质颜料,经过精心调配而成。这些彩墨色泽鲜艳,层次丰富,不仅提升了书写与绘画的视觉效果,更让徽墨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结合时代的步伐,徽墨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形态和色彩的多样化上,更在于对传统技艺的重新解读与拓展。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让徽墨在保留古韵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气息,展现出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
为了拓宽徽墨的影响力,胡老师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他精心制作并发布了多部介绍徽墨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的视频,通过生动直观的影像,让徽墨的魅力得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触达更多的观众。同时,他还定期开展直播活动,不仅在线上展示了徽墨的制作过程和利用徽墨绘制国画的过程,还与观众进行互动,解答大家对徽墨的各种疑问,拉近了徽墨与现代人的距离,极大地提升了徽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带动了徽墨的经济效益。
胡老师的墨厂,更是在产品创新上独树一帜。他深知,好墨只有在好纸上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风采。因此,墨厂推出了多种套装销售方式,将徽墨、宣纸、毛笔、砚台精心搭配,既满足了专业书画家的高要求,也照顾到了书画爱好者的多样需求,让徽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市场中找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胡老师的努力,不仅让徽墨这一传统艺术瑰宝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徽墨的魅力,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他的墨厂,已成为徽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窗口,为徽墨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无限可能。
在徽墨这一旅程中,新蜜蜂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对话。每一步探索,都让他们对传承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地体会。徽墨,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大门。队员们在与徽墨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了那份独属于徽墨的浪漫,那是岁月沉淀下的韵味,是文化传承中的温情,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源泉。它的浪漫,不仅在于其外观的精美与色泽的深沉,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它教会了队员们,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新意,让传统在现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徽墨的旅程,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队员们在体会传承意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永恒价值,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