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胡开文制墨创始人胡天柱的先见之明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20

  胡天柱,著名徽商、清代乾隆时期制墨名手、“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承顶汪启茂墨店,创办自己的店铺,取徽州府孔庙的“天开文苑”金匾中间两字,冠以姓氏,打出“胡开文墨庄”的店号。为创出高质量产品,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逐渐在墨家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并获得厚利。后来,“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除休宁胡开文墨庄、屯溪首起胡开文老店外,先后在歙县、芜湖、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镇江、扬州、杭州、上海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乎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形成了呈“胡开文”一枝独秀之势。

  胡天柱,1742年出生于徽州绩溪上庄村一个贫苦人家。因为家境贫寒,小天柱没读过几年书,小小的年纪就去了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干活勤快,不怕吃苦,为人诚实,善于经营,因而深得老板汪启茂的器重,遂被擢为推销员。在跑码头、奔商埠中吃苦耐劳,为创业积蓄下了资金,后来汪启茂更是将独生女许给了胡天柱为妻。

  1760年,十九岁的胡天柱,在经过三年学徒,三年帮作后,去了屯溪租开“彩章墨店”。就在胡天柱于屯溪创业的这段时间,岳父家的汪启茂墨店却出了问题,难以为继,蕞终只好将墨店顶给了一户姓叶的人家。1765年,二十四岁的胡天柱出资收购了已属叶姓所有的汪启茂墨店招牌和原有的墨印、墨作等物品,可此时的汪启茂墨店在竞争中已经错失先机,很难东山再起,胡天柱深思熟虑后,决定另起店名,便将“汪启茂墨店”更名为“胡开文墨庄”,这是胡开文墨业正式创立的标志。1775年胡天柱将初租的屯溪采章墨店,更名为胡开文墨庄(屯溪店),只销售不生产,墨品由休宁墨店供应。

  明代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墨业渐趋昌盛。在休宁县境内聚集了一大批制墨家,他们善于动脑子,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许多为文人墨客所欣赏的墨品,胡天柱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善于把握时机,促进了制墨技术的进步。在日后的商业竞争中逐渐领先,胡开文墨庄很快就成为了后起之秀,名列清代四大墨家之首,书写了徽州墨业史上辉煌的篇章。

  传统的制墨,将墨捣匀要10万杵,要人拿铁杵将墨泥一杵一杵捣上半天,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而且,从取烟、用胶、和剂、成型、加工到制墨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复。仅成型中的墨模一项,就需绘画、制版、雕刻,看似小小的一块,实乃制墨人心血结晶。

  胡天柱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按易水法制,又有所创新,既重视经济效益,更重视质量。他善于重用墨模雕刻、设计类人才,曾不惜耗费巨资,派专人去搜集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北海、中南海等的蓝图,在汪近圣基础上,邀请名家名匠重新绘制雕刻,终于制出了《御园图》墨六十四块,创下当时墨业的奇迹。胡天柱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他经常派出他的九个儿子到全国各地销售墨锭,扩大影响,人群中一个传十个,十个传百个,大家慢慢对“胡开文”有了印象,来购买和参观的人日益多了起来。胡开文墨店之所以卓立于世源于其一流的质量,而产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胡开文制墨的原料有油烟和松烟两种,按品级又分极品、神品、超贡、漆贡、贡烟等多种。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胡天柱令其子在黟县渔亭办了一爿正太烟房,利用渔亭一带丰富的优质松木,精炼松烟,为取得油烟,要点燃几百盏油灯,一股股墨烟从灯头升起,在铁板上聚集为“烟子”;再把这些“烟子”刮下来,经过千杵万锤,制成各种各样的徽墨。油烟墨色泽光亮,松烟墨乌黑润和。“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为人们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墨迹。

  此外,他还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终于生产出一批墨质极佳的著名珍品,如“苍佩室墨”、“千秋光”、“乌金”,他以“造型新颖,墨质精良”而压倒了诸家墨业同行,成功扎根墨业。

  胡开文徽墨以其色泽墨润,历久不褪,掭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书写自如而闻名,有人形容它“湛湛若小儿目睛”,颇有趣味。胡天柱当时还定下了极其严格的规矩,不按规矩办事,不成方圆。头部,为了保证家族各房的切身利益,决定将现有产业,按行业的不同,采取独立经营与合伙经营并举的方式予以处理。胡氏当时拥有的商业除了墨业之外,还有一处典铺、一处茶号,一处枣栈,同属于经营性的商铺。枣栈既归七房,典铺、茶号则“坐长房、三房、四房、六房合同执业开张”。为使“合同执业开张”能行之久远,又细致地做出了防止发生矛盾的有关规定。这样的分配,使每一房都不会有衣食之忧。第二,墨业经营原则:分家不分店,分店不起桌,起桌要更名。休城墨店坐次房余德,屯溪墨店坐七房颂德,听其永远开张,派下不得争夺。两店资本,除坐酬劳外,按八股均分。看似简单的规定,却为胡开文墨业的有序传承开了先例。这一规矩,胡家子孙一直恪守不渝。如休城胡开文老店,从乾隆年间创设到上世纪50年代歇业共经历了百余年。在胡天柱退出墨业经营之后休城墨店全由次子余德掌管,余德死后,由次子锡熊掌管,锡熊死后,因次子早逝,则由长子贞观掌管,贞观死后,传次子祥符,而实由四子祥禾掌管,祥禾死后,由祥符继子洪椿掌管。再如屯溪墨店,道光十四年分家后,由七房颂德掌管,后传其长子锡环执业,再后才出现几个亲兄弟和堂兄弟合股经营。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的腐败,徽州制墨业逐渐衰退,名家、名品的声誉也随之冷落。但唯有胡开文一家独呈一时之秀,一直保持着兴盛的局面,特别是他的“苍佩室”墨还成了“抢”进皇室的贡品。

  胡天柱以墨业致富后,胡氏后人世代制墨,1910年胡开文墨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章。地球墨是胡开文徽墨的传世珍品之一,地球墨墨模为休宁著名雕刻工匠刘体泉的精心之作。1915年,地球墨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以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法、精致的装帧荣膺金质奖章,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素享盛名的独特珍品,使胡开文墨业又一次大放光辉。

  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于诸多原因,胡开文经营日渐萧条。至五十年代,屯溪胡开文老店与其他墨店合营,成立徽州屯溪胡开文墨厂,改私营为公营,原料得到增强,工艺得到提高,生产有较大发展。1979、1983年连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1989年又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地球墨于1988年由屯溪胡开文墨厂恢复生产,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珍品重放异彩,深受国内外翰坛名士厚爱。

  巴蜀鬼才魏明伦说,好墨,落纸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在画家眼里,墨不仅斑斓五彩,而且绚丽有情,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不可否认,墨在今天还能被人记着,其实用性已更多地让位于雅玩。若保管得好,墨是不怕久放的。胡开文——一块古墨,伴随着历史的沉淀,或成追忆、或引发冥想,古老的墨业公私合营后,如今仍大放异彩,香飘四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一是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5年近期、10年中期和15年远期目标和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二是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同时,选择徽菜、徽剧、徽墨等特色鲜明、价值颇高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三是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抓住建设绩溪博物馆的契机,开...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创建上,甘当黄山“配角”,勇当宣城“主角”,争当全国“名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已跻身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顺利通过省旅游强县专家评审。   启动全域旅游创建。2015年10月该县启动“双创”工作,对照标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旅游强县。该县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华阳等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新一轮优秀...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宣城新闻网讯 近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结束,绩溪县申报的传统舞蹈手龙舞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这是继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荣膺首批国家级名录之后,绩溪第2个入选的项目。   民间儿童舞蹈《手龙舞》为广场、舞台演出的群舞,其形式活泼、生动,场面大,充满神气与生机,所蕴含的徽文化韵味极浓,寄托着徽州人望子成龙早成大器的美好愿望。...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介绍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坐落于徽墨大师胡开文及大文豪胡适的家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上庄镇萃集胡开文制墨高手,传承着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素有:“天下墨业在绩溪,制墨高手数上庄”之美誉。 1979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胡开文弟子响应国家号召,为传承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1981年上庄在外的老墨师们纷纷返乡创业,首任厂长胡昆及现任厂长胡嘉明等11人整合上庄当地制作...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八月,夏光正盛,穿行在千年古镇上庄,小桥流水人家,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古民居错落有致,石板小巷纵横交织;群山蜿蜒连绵,林木苍翠,如同步入水墨丹青的风景画中。今年以来,绩溪县上庄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开展各类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铺就出一幅幅山水秀美的生态画卷,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上庄群...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中安在线 来源:中安在线日中午,一辆农用三轮车驶进瑞川村村部院内,下来一个老人。瑞川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热情地接待这位老人,老人是本村花楼组的贫困户程兴汉,见老人情绪激动,微颤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便上前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老人说“我是来捐款的,蕞近看电视报道武汉的疫情那么严重,好多人得了病,真的好担忧啊!老话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己老了,没什么能力,我就想来捐几百块钱,也是我...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仙游县枫亭镇和平村一超市发生一起命案三死   江津区农委召开汛期涉农安全工作会   区农委认...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邑小士多,东南邹鲁,代有闻人。“绩溪三胡”便是杰出的代表,世界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名垂千古。北宋名臣胡舜陟、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许家朋、近代教育家胡晋接、工程院士章基嘉、“湖畔诗人” 汪静之等一大批仁人志士青史流芳。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