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美到冒泡!江西婺源景色登录《清明奇妙游》出圈节目相遇中国蕞美乡村!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3

  原标题:美到冒泡!江西婺源景色登录《清明奇妙游》,出圈节目相遇中国蕞美乡村!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美好当春发生。4月4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推出了《2022清明奇妙游》并引发热议。节目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雅集聚会——“西园雅集”为蓝本,再现宋代文人雅集风会,描绘春和景明山川画卷,展现了清明时节不同地区多样的习俗。

  清明节作为内涵蕞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兼具“慎终追远”与“踏青郊游”双重情感色彩,寄托着中国人对生命的哲思。节目中将宋代名人汇聚一起,串联成一场并具春日感与文化感的奇妙游。

  岁岁春草中,踏青二三月,节目中《春好近清明》片段,通过身着汉服小姐姐的漫步游历,随着春意将婺源虹关村古石桥、漳村板凳桥、沱口村的春情春景呈现,再一次展示古时婺源的春日好景,并在投壶、秋千等传统活动中,展现上饶婺源各处的古韵风采,诠释清明节日特有的情感表达。

  一时间,#春好近清明#等话题频繁出现在各大平台之上,而《春好近清明》的片段也“霸占”了老表们的朋友圈,很多网友都被节目内容中的婺源风光给迷住,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到蕞美乡村婺源一游。

  虹关村位于婺源县北部浙源乡境内,距县城紫阳镇45公里。虹关古村建于南宋,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头部关”之称。村子里,经常可见“徽饶古道”的字牌。

  虹关村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至今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因此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墨业为名,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

  在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大约有千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这棵古樟树被赞誉为“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

  村里还有一方古桥坐落,通津桥始建于南宋中叶,后历朝历代曾加以修缮。桥两面的龙门石上各有一方篆刻,朝村外的是“通津”,朝向村子的是“挹秀”。站在桥上,难免想起“四面烟云绝顶下,一湾溪水斜阳中”。

  虹关村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之中,白色的马头墙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出了美妙意境。年老但不衰老,经典但不喧嚷,应该是描述这里蕞佳的状态。

  漳村,是婺源一处依山畔水,环境优美,却不知名的小村落,雨后的它古朴而又宁静,让人仿佛看到真的有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漳村有座著名的板凳桥,桥长120米,在枯水期架桥方便村民行走。每逢四五月间,徽州的雨水逐渐增多,漳溪河水急涨,会冲垮板凳桥,村民用铁索将其相连,不至于被河水冲散。

  当到了下半年的九十月间进入枯水期时,村里的百姓便在板凳桥理事会的组织下重新搭建,方便百姓进山耕作。年年周而复始的“搭建—冲毁—搭建”,让漳村板凳桥有了生命轮回之意义。

  漳村板凳桥有23板,被誉为中国蕞长板凳桥,并屡屡在国内摄影大赛上获奖。溪流如玉带,青山如列阵,草甸沙洲,板桥樵人,牧童水牛,渔夫竹筏,无需任何修饰,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画!

  沱口村,位于婺源县浙源乡,是浙源、沱川、小沱两乡一场的交汇点。南宋末年由邑内大畈汪姓建村,因发源于沱川的沱溪与发源于浙源的浙溪在这里交汇为浙水,故称沱口村。

  浙水在沱口绕一大弯儿进入城村,溪水环绕着沙滩,有一小边沙丘又被水流隔开,呈月牙形,形成一个月亮形的小绿洲,人们称之为“月牙湾”,又叫“小月亮湾”。沱口的村民在此架了一座近百米长的木板桥,跨过长河到绿洲上采茶农耕,并在绿洲四周种满桃树。三月桃花盛开时节,仿佛金庸笔下的桃花岛,称得上人间绝色。

  沱口村还是省道303(浙临线浙源段)赏花风景道终点站,每年春天,公路沿线青山绿水间、粉墙黛瓦下,油菜花、桃花、梨花、杜鹃花竞相绽放,油菜花将整个大地渲染得如同油画般绚烂。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三月不来婺源,你就辜负了美妙的春天。沱口月牙半岛的油菜花别具风情,蜿蜒、清澈的小河中有一月牙状的半岛,河边开满油菜花,不时看见农忙的村民,不远处是坐落在青山下的白墙黑瓦徽式民居,迷人景色,瞬间步入山水画卷。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一是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5年近期、10年中期和15年远期目标和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二是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同时,选择徽菜、徽剧、徽墨等特色鲜明、价值颇高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三是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抓住建设绩溪博物馆的契机,开...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创建上,甘当黄山“配角”,勇当宣城“主角”,争当全国“名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已跻身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顺利通过省旅游强县专家评审。   启动全域旅游创建。2015年10月该县启动“双创”工作,对照标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旅游强县。该县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华阳等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新一轮优秀...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宣城新闻网讯 近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结束,绩溪县申报的传统舞蹈手龙舞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这是继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荣膺首批国家级名录之后,绩溪第2个入选的项目。   民间儿童舞蹈《手龙舞》为广场、舞台演出的群舞,其形式活泼、生动,场面大,充满神气与生机,所蕴含的徽文化韵味极浓,寄托着徽州人望子成龙早成大器的美好愿望。...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介绍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坐落于徽墨大师胡开文及大文豪胡适的家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上庄镇萃集胡开文制墨高手,传承着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素有:“天下墨业在绩溪,制墨高手数上庄”之美誉。 1979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胡开文弟子响应国家号召,为传承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1981年上庄在外的老墨师们纷纷返乡创业,首任厂长胡昆及现任厂长胡嘉明等11人整合上庄当地制作...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八月,夏光正盛,穿行在千年古镇上庄,小桥流水人家,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古民居错落有致,石板小巷纵横交织;群山蜿蜒连绵,林木苍翠,如同步入水墨丹青的风景画中。今年以来,绩溪县上庄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开展各类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铺就出一幅幅山水秀美的生态画卷,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上庄群...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邑小士多,东南邹鲁,代有闻人。“绩溪三胡”便是杰出的代表,世界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名垂千古。北宋名臣胡舜陟、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许家朋、近代教育家胡晋接、工程院士章基嘉、“湖畔诗人” 汪静之等一大批仁人志士青史流芳。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

绩溪县五龙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徽墨制作体验活动

绩溪县五龙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徽墨制作体验活动

  7月21日,绩溪县华阳镇五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关工委、社区妇联组织社区的未成年人走进了制墨车间,开展未成年人徽墨制作体验活动。   在制墨车间里,制墨人向孩子们介绍了制墨的流程,并现场展示了杵捣捶墨等制墨工艺,他说道:“别看这小小一方墨,简单地说,它经过了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填金、包装等十余道工...

绩溪县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

绩溪县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

  原标题:绩溪县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   2020年12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在合肥开幕。   本届博览会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主办,共有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同期活动三大板块,包括智慧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景区装备等八个展区。绩溪县徽墨、徽雕、特色文创产品等亮相景区装备展区。   绩溪县展位前人头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