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致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突出保护利用徽州文化
本网讯(童谞)今年以来,绩溪县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发展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充实和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壮大文化战线队伍,构建起文化事业大发展格局,促进了文化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不断完善,为发展地域文化注入强大动力。绩溪博物馆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文物征集工作继续开展,截至目前,已根据展陈文本初定的展陈文物清单征集各类文物百余件套,接受民间捐赠文物百余件套。龙川农民文体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开展胡适故居重新布展工程,编制完成《胡适故居布展设计方案》,并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日前工程已开工,拟于胡适诞辰120周年之际重新开展。县文化馆、图书馆及文化站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建设完成长安镇、荆州乡、金沙镇、板桥头乡、华阳镇共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数目达到11家,覆盖率100%;完成28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书籍全部配送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全县农家书屋数目达到76家,覆盖率100%。
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承办了绩溪·第四届中国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并借助此节庆活动,举办了《幸福绩溪》文艺演出和《徽韵流芳》民俗游艺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高了绩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庆祝新年、两会召开、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庆,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大力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成功组织了庆“两会”“百花迎春”文艺演出、“迎新春书画展”、“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安徽省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七一篇(绩溪站)”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适应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绩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绩溪县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和利用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认真做好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申报保护工作。汪爱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代表性传承人,邵之惠、程光宪等13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徽厨技师学院等3家单位入选首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全面完成了该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并成功举办文物普查成果展。完成了奕世尚书坊的维修设计方案并通过省文物局的审批。配合省考古所完成了老县衙遗址的发掘工作。
文化市场监管卓有成效。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今年以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共出动检查执法486人次,检查单位860余家次,责令整改7家。城区网吧联合体只保留了8家网点,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同一价格、统筹资源、共负盈亏,杜绝恶性竞争。网吧场所全年未发现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树立了新形象,推动了网吧有序发展。加强对文化出版物市场的整治清查,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先后查缴非法政治出版物86册(套),查缴非法盗版图书、音像带344本(盘)。查处游商非法销售图书案件一起,没收图书266本。文化市场整体平稳规范,市场主体规模逐步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