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的胡开文墨(图)
辛亥革命埋葬了延续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当时的官方机构曾制作过一些纪念品。如开国纪念币、共和邮票等。在民间,徽州的胡开文墨业也顺应潮流,以辛亥革命和民国成立以及实现共和为题材制作了一些纪念墨,供应市场,宣传民主共和。
“自幼便知胡开文,东涂西抹不肯罢。白首来观老墨庄,黄山松云光四射。学书不成每自惭,要我品题无可话。只道墨家近佛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这是全国政协原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有关“胡开文”的题诗。1995年出版的《安徽省志·商业志》中称:“‘胡开文’几乎成了‘徽墨’的象征”。在胡开文墨业的发展过程中,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胡天注,先是在休宁的汪启茂墨室当学徒,后去屯溪初租“采章墨店”,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回休宁创开胡开文墨店,接着又在屯溪开设胡开文分店。在胡天注的后裔中,除了二房胡余德的子孙继承了“休宁老胡开文墨店”,道光元年(1821年)因道光皇帝名“旻宁”,为避讳休宁胡开文墨店更名为“休城胡开文墨店”,以及七房胡颂德的子孙继承了“屯溪胡开文分店”外,后来胡天注的六房胡懋德的后裔又在芜湖等地创设“胡开文沅记”等,八房胡硕德的后裔在上海等地创设了“老胡开文广户氏”等。
辛亥革命时期胡开文墨业曾制有辛亥革命“纪念墨”、“宝藏墨”和“民国千秋”墨;分别由“休城胡开文”和“胡开文沅记”生产。
辛亥革命“纪念墨”,为长方形大锭,墨长22厘米、宽6.8厘米、厚2.2厘米。墨的正面刻有象征辛亥革命成功的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初期的国旗。墨中直题“纪念墨”三字,隶书阴识,下刻一首四言藏头诗:“胡越一家,开我民国;文德武功,造此幸福。”这种藏头诗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它以每句诗的头一个字嵌入要表达的内容中的一个字。每句的头部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上面的这首藏头诗就巧妙地藏寓了此墨为“胡开文造”的信息。辛亥革命“纪念墨”的背面是革命军在丽日之下升旗的威武扬面。墨的两侧文字分别是“中华民国元年”与“徽州休城胡开文按易水法制”,均楷书阳识。
“民国千秋”墨,长10厘米,宽2.5厘米,厚1厘米,正面为“民国千秋,胡开文法造”,背面为盆栽万年青图案。万年青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春季开花。它是民间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吉祥物,每逢喜事节日,必供万年青于案头,以图瑞祥。历代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深为人们喜爱。清《花镜》中记有“以其盛衰占休咎,造屋移居,行聘治塘,小儿初生,一切喜事无不用之。”“民国千秋”墨的两侧文字分别是“驻芜胡开文沅记六十年纪念墨”和“民国元年沅阶氏第三孙鑑臣制”,均楷书阳识。胡开文沅记是胡开文创始人胡天注的六房胡懋德孙胡贞一,号沅阶,于咸丰二年(1852年)创设于安徽芜湖。辛亥革命以前,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束缚,我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辛亥革命粉碎了君主帝制,民国的建立使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顿生“天地昭苏,日月重光”之感。
关于胡开文的辛亥革命纪念墨,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有一精辟风趣的评价。据李苦禅先生之子李燕在《苦禅老人的收藏和收藏观》中说,李苦禅先生所珍爱的藏品中有两锭辛亥革命“纪念墨”。一锭是只包金皮而未及上色的半成品,另一锭已填色成品,下方少许磨掉一些,但未伤及诗字。李苦禅先生在评价该墨时说,墨多是讲究“古”与“名”,区区民国年的墨是难以“入品”的。但是他却很看重这两锭偶然之机用十元钱买来的民国元年的纪念墨。认为“此墨不可仅当墨来对待,它是了结封建历史的一场大革命的纪念物,可惜这场革命好景不长,又是军阀混战,又是走马灯总统,照旧鸡犬不宁民不聊生……这革命跟这两块墨似的,半拉子货呀!等不及上色就纪念完啦!”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