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徽墨传承双双遭遇新困境高薪吸引不来年轻人
央广网合肥12月4日消息(安徽台记者孙玲娟)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产于黄山歙县,而同出歙县的徽墨也是古代上等的贡品,如今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歙砚、徽墨制作技艺双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如今它们也都遇到了各自的发展困境。
曹阶铭是一位从事歙砚砚雕行业40多年的工艺美术师,也是歙砚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隔几周他所在的雕刻厂都要接收一批新到的砚石,他带着徒弟们查验的时候总要感叹,老坑的石头越来越少见了。随着老坑砚矿的关闭,市场上老坑砚石价格水涨船高,虽然歙县当地开采出了“新坑”的砚石,但价格和“老坑”相差很大,无论是“老坑”还是“新坑”,歙砚原材料的短缺都是行业当前的一大困境。有砚台就要有墨。歙县的徽墨传承1千多年却也后继乏力。歙县的老胡开文墨厂是一家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如今工厂有136名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工作了20年以上的。厂长周美洪说,这几年厂里招人,很少有年轻人来,即使来了,也留不住,“招三个人五个人进来有两个人留下来就不错了,枯燥无味。学入门知识要八个月,学好的话大概要三五年,所以现在都还是一些老职工在做。”
徽墨的特点之一就是制作工艺精细,时至今日仍然采取手工制作,因此手艺的传承靠的是以老带新。在老胡开文墨厂,一线千多,蕞高的有一万多,可是高薪却吸引不来年轻人,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辛苦。非遗项目的传承问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歙县从今年下半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带徒”育才工程,实施的范围包括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等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徽派版画、贡菊制作等6项省级非遗项目,入选的名师都是相关项目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徒弟报名需要热爱非遗项目、能够坚持学习。
纽约富家女败光家财成公园流浪汉
河北巨鹿:“非遗”四股弦进校园
中国丝绸之路非遗展加州落幕 “非遗”精品赢称赞
“寻梦记”公益校园行 “非遗+魔幻”引宣传部关注
中国非遗报告发布 后申遗时代宣传仍是核心
薪火相传在这里读懂永城 “非遗”之厚重
5月销量环比再升22.7%,AITO问界10万辆下线只是起点
中国科学家在大脑中找到“生物钟”位置
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
我国民用无人机领域首项国标发布 明年6月起实施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进度 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
诱骗老人以超10倍高价购买保健品,17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涉案金额逾亿元
喀喇昆仑山脚下,一场全要素战术演练打响
芬兰决定申请加入北约,俄核力量会有什么动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