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标杆奋起赶超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实践中谱写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建设新篇章!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来源:绩溪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原标题:拉高标杆,奋起赶超,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实践中谱写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建设新篇章!
正紧盯“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目标,
全力以赴奔向“开门红”“全年胜”!
《追赶江浙 争先江淮》专题策划。
2023年绩溪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2%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市委作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重要战略部署,吹响了开局之年加油干、关键之年再出发的冲锋号角。踏上追赶争先的新赛道,绩溪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鼓足发展底气、增强斗争骨气、提振追赶志气,坚决扛起以一隅之光为全局添彩的光荣使命,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实践中谱写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建设新篇章。
一、回望过往奋斗路,“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底气更足、决心更大
栉风沐雨淬成钢。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创新活县”四个定位,大力实施开发区提质增效、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文化兴县旅游发展“四大行动”,加快推进生态优势、工业结构、文化实力、发展驱动“四个转化”,县域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一是生态与产业的共生效应正持续放大。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多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推深“两山”转化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我们坚持破立并举,以壮士断腕决心整治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产业”1+12的效应正逐渐放大。
二是工业与战略的聚变效应正持续释放。新型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发展阶段,作为山区人口小县,我们努力克服土地资源紧缺、承载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创新推行“3个1/3”模式(1/3入园、1/3入标房、1/3供地),在工业强县中实施“六个突出”战略(突出高端金属新材料“主导产业”、突出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创新驱动”、突出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和徽菜预制菜“资源转化”、突出发展非标异形链特色产业集群“专精特新”、突出医药卫材健康食品“新兴产业孵化”、突出“工业互联网赋能”),聚变效应正逐渐显现。
三是文化与社会的融合效应正持续彰显。作为一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名城,绩溪是徽商之源、徽墨之乡、徽菜之乡,自古便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富庶之地,厚重的文化底蕴历久弥新。近年来,我们围绕“名人名村名城、美食美景美文”,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连续举办九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扎实推进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不断丰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加快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逐步转化为发展硬实力,绩溪对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往届照片)。
四是创新与开放的叠加效应正在持续生成。我们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五证同发”“数字庙山”等实现多项全省全市首创,敢闯敢试的基因全面激活。两条高铁、两条高速贯通全境,宣绩高铁全面建设,杭临绩高铁进入规划,绩溪已进入杭州1小时交通圈、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为我们主动融入杭黄都市圈和“大黄山”建设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和开放的加成作用,使绩溪区域枢纽地位不断凸显,正朝着长三角地区投资的重要目的地逐步成长。
在分析基础优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距离市委“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仍存不足和短板,主要体现在“六个有差距”上:一是总量提升速度与快发展需求有差距,投资规模不够大、招商引资成效不够好,缺少立得住、叫得响、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二是产业层次效益与高质量内涵有差距,平台承载力、产业集中度不够高,新兴产业比重偏低。三是生态产品供给与先行区标准有差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需健全,城乡功能与环境面貌仍需提升。四是改革创新水平与竞争力提升有差距,各类改革试点还需要继续加大争取和推进力度,科技人才支撑力还不够强。五是保障改善民生与老百姓向往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供给和服务还有待加强。六是干部能力水平与新时代要求有差距,专业化干部占比不高,少数党员干部工作标准不高、担当作为不足、奋进状态不佳、斗争精神不强。
综合研判绩溪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增强发展底气、坚定发展决心、鼓足拼抢干劲,努力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中全面激活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二、鉴照未来奋进路,“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骨气更坚、信心更强
风雨兼程向未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唯有全县上下都有骨气、有信心,有梦想、有奋斗,保持“拼”的姿态和“抢”的劲头,付出比别人大得多的努力、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跑出比别人快得多的速度、干出比别人高得多的效能,才能让绩溪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舞台上绽放异彩。我们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美丽幸福提升年、改革创新突破年、积案化解攻坚年、党建工作提升年“六个年”建设,持续推深做实“四大行动”,推动产业提质、项目提速、服务提效、工作提标,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事业新跨越。
一是聚焦工业强县,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培大育强。全力支持富凯特材增发并购、小小科技上市融资,大力发展医药卫材、健康食品产业,推动非标异形链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深入实施徽菜产业振兴计划,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绿色食品基地。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支持富凯公司与高校共建高端新材料研发转化基地、小小科技与行业企业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确保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户以上。提升承载能力。以开发区赋权机制改革为引领,深入实施开发区提质增效行动,加快产业规划编制落实,坚持“亩均论英雄”,提升要素集聚力、产业承载力。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双月座谈,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用足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等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二是聚焦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入。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落实指挥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谋划比拼制度,县乡联动、滚动更新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用好用活政策性金融工具,高水平谋划包装一批储备项目,确保未来投资潜力。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选优配强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在引进2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上取得突破。在项目建设上出真招。以项目工作的高水平,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高效落实,加快推进要素保障配给改革,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月调度,确保实施项目10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6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60亿元。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十大”品牌培育行动,打造“一县一特”徽菜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徽菜预制菜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探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整村运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文明城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常态长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放大生态优势。深入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抽水蓄能“接二连三”,扎实推进文旅、工旅、农旅、交旅融合发展,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四是聚焦群众福祉,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实施初信初访化解、集中治理重复信访、积案“清零”等专项行动,蕞大限度消存量、控增量,确保致省以上重复信访同比下降30%以上,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提升群众收入水平。扎实推进省定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财政收入和支出,扩大教育、医疗资源供给,深化安师大托管帮扶绩溪中学,积极争创省级健康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是聚焦党建引领,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始终捍卫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实施党建铸魂、组织强基、干部打气、人才聚力、作风明纪“五大工程”,从严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抓反腐、倡清廉,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激励党员干部牢记并践行“三个务必”,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以贯之五做到、踔厉奋发五提升”和市委“追赶江浙、争先江淮”要求,敢拼敢抢敢作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而团结奋斗!
来源:宣城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