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北京冬奥徽章里藏着徽墨的浪漫!
北京2022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中国,共同期待这场冰雪盛宴。近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各种徽章先一步“出圈”,网友们纷纷被“种草”,“十二生肖“系列、”四大发明“系列、“民俗文化”系列……你爱了吗?
在这些特色徽章里面,吸引小编的一定是“文房四宝”系列徽章。绩溪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徽墨之乡”,有着深厚的制墨文化底蕴和传统手艺,更有“天下墨业在绩溪”的称号。徽墨技艺不仅仅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更是绩溪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绩溪制墨历史悠久,发轫于唐末年间,宋代流派纷呈,名工辈出,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等工艺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明清时期,绩溪徽墨达到鼎盛,世有“天下墨业在绩溪”之说。
胡开文墨店创始人胡天注(1742-1808年)字柱臣,号在丰,“清代徽墨四大名家”之一,绩溪上庄村人。少年时去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当学徒,诚实勤劳,精于店务,深得老板器重,被擢为推销员。在跑码头、奔商埠中含辛茹苦,为创业积蓄资金,后娶汪启茂之独生女为妻。乾隆三十年(1765)承顶汪启茂墨店,为创出高质量产品,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并取徽州府孔庙的天开文苑金匾中间两字,冠以姓氏,打出“胡开文墨庄”店号,在墨家如林中竞争,独占鳌头。
墨,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古人曾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由此可见,墨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书画家的创作情绪。而从墨宝、文人墨客等带有“墨”字的词语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墨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何为佳墨?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概括来说就是两个字,徽墨。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2006年5月,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头部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的制作非常讲究并且复杂,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它辅料,经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彩绘等工序后,制成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珍品。
历代的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等,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制作原料的不同,例如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与普通徽墨相比,用料更多且更名贵。徽墨不仅用料讲究,质量上乘,而且造型美观,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其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历代墨人坚守着徽匠精神,延续着徽墨的生命;而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也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守住了那一份独特的绚烂。
进入墨厂后,会有专门的解说人员带领
制墨体验则主要为制墨和描金两个工艺
上午: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体验徽墨制作;
中午:当地特色菜馆品尝胡适一品锅;
下午:上庄景区(胡开文纪念馆、胡适故居等景点)参观。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