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韵绩溪细品非遗|徽州木雕——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徽州三雕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徽州雕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代。刀功与技艺已到了的艺术意境。2014年绩溪县“徽州三雕”被公布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徽州三雕之一的木雕:
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上,用于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柱棋、窗扇、栏杆等部位,尤其民居天井四周的栏板是木雕装饰浓墨重彩的部分。
徽州木雕根据建筑物的部件结构与审美需要,表现内容和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雕刻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等,不同的形象表达方式各尽其妙。雕刻的人物多选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日常生活等;山水类雕刻多以徽州当地的山水名胜作为对象。
坐落在龙川村的胡氏宗祠,拥“江南头部祠”之称号,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之美称,堪称徽州宅院及木雕之极致!其正厅两侧木雕更是别具一格。两侧各10扇隔扇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在徽州木雕中,不同的雕刻表示不同的寓意,比如说“荷花和鸳鸯”寓意“和美”,“荷花和蟹”寓意“和谐”等类似这样取雕刻物的谐音来代表一些美好寓意的木雕,还有很多。
人们在徽州的古民居内,能不时见到刻有蝙蝠的木雕。它的形象出现在祠堂、民居正厅等重要场合。“蝙蝠”,是“遍地是福”中“遍”和“福”的谐音,而福祉、福气,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如何在具体的雕刻作品中展示这些抽象的东西,蝙蝠成了一种蕞好的载体。
以此类推,鹿,是“禄”的谐音;鱼,是“余”、“裕”的谐音。福禄永寿,连年有余等美好愿望,全部寄托在木雕作品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形象寓意,比如木雕中的龟、鹤等,往往都出现在老人的活动场所:卧室、厅堂等处,喻示着长寿;狮子,往往出现在祠堂和牌坊中,喻示着威武和权威。
木雕中的这些特殊语言,往往是与石雕、砖雕及家具互有配合,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风俗图画。
“徽州木雕”作为一种艺术,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用无形的“文字”书写了历史的年轮。走进绩溪,一起品读每一处的精美木雕吧。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