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4

  徽墨色泽黑润,舐纸不胶,入纸不润,香味浓郁,宜书宜画。书画家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徽墨在我省创产于晚唐时期,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徽墨书写或绘 画,墨色至今似漆有光,经久不变,故人们称赞徽墨为“千秋光”,驰名中外。这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被人们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的徽墨,产于皖南屯溪、歙县、绩溪、旌德等地,这些地方古属徽州府管辖,故称徽墨。

  徽墨色泽黑润,舐纸不胶,入纸不润,香味浓郁,宜书宜画。书画家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徽墨在我省创产于晚唐时期,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徽墨书写或绘 画,墨色至今似漆有光,经久不变,故人们称赞徽墨为“千秋光”,驰名中外。这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徽墨有漆烟、油烟、全烟、松烟、净烟、咸胶、加香等品种,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几十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墨色能分出浓淡层次、似漆有光、研磨无声,落纸渗透性强,能防止虫蛀。由著名的书画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将名人书画雕在墨模上,制成的徽墨既是实用的,又是欣赏品,品位更高,成为特种工艺品。同时,按照造型制作出金蝉、金龟等形状的工艺品,经过描金着色,这种工艺徽墨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品、纪念品,畅销国内外。 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产于晚唐时期。明代,徽墨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清代康熙年间,徽州形成了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墨庄。以后曹素功外迁上海,其余墨庄有的衰败停业,而胡开文墨庄却兴旺发达,以质地优良,物美价廉占领了徽墨市场,在徽墨行业独占鳌头。胡开文生产的“苍佩室”徽墨被清王朝选为“贡品”,年年向朝廷进贡,从此徽墨声誉更高。

  胡开文墨庄是清代乾隆47年创业的,创业者名叫胡天柱,皖南绩溪人,他从南京乡试考场匾额上看到“天开文运”四个字,从中节取“开文”两字取名为胡开文墨庄。胡开柱在墨庄开业后,积极努力提高徽墨质量,千方百计增加徽墨品种。1796年,他聘请徽派画家到北京,将驰名中外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绮丽风光描绘下来,设计出64幅形态各异的墨模,经过专人雕刻成《御园图》集锦墨,重达3.5公斤。这套墨模,在设计、造型、雕刻、制墨、描金、着色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蕞高水平,成为稀世珍品。以后又设计出从播种到收摘的《棉花图》,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一体的《黄山图》以及《西湖名胜图》等一批高档书画图案,制作出一批深受中外爱好者、书画家、欣赏家所喜爱,纷纷购买收藏,有的作为礼品赠送亲友,胡开文徽墨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晚清时期,坐落在北京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座皇家御园毁于战火,但徽墨《御园图》仍保留至今完好无损,使我们仍能看到御园风光,欣赏到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1955年,在屯溪的胡开文仁记、义记、大记、仲记和墨品工业艺社等五家徽墨庄实行公私合营,成立了徽州徽墨厂。“文革”期间,屯溪和歙县徽墨厂,把一批珍贵的墨模埋藏起来,有的转移到外地,避免了“扫四旧”被毁之灾。粉碎“”之后,很快将这批历史上很珍贵的墨模投入生产,使晋代文人陶渊明的手迹书法、明代的《燕山图》、清代的《御园图》等一批十分珍稀的集锦墨很快地进入市场,十分畅销,并出口到国外,使我国徽墨这个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延续和传播。屯溪、歙县等地徽墨厂相继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八宝药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生产。并创造发展《鉴真大师东渡图》、《嫦娥奔月图》、《苏州寒山寺图》等一批旅游墨,十分抢手,丰富了旅游品市场。

  徽墨的特殊功能,对我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着重大的贡献,并曾获得很多荣誉和奖励。1910年,徽墨获得南洋劝业会授予的金质奖章,1915年胡开文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屯溪徽州徽墨厂的超顶漆烟书画墨,在1979年和1983年蝉联获得国家银质奖章,1989年又获得国家金质奖章。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宣城绩溪:游华阳古城品古韵徽州

宣城绩溪:游华阳古城品古韵徽州

  您当前的位置:旅游信息资讯   这个秋天,何不来绩溪县华阳镇品味徽州独有的韵味?   作为徽文化发源地,华阳镇深深的蕴藏着徽文化之美,阡陌小巷中排列的灯笼,中正坊斑驳的马头墙,充分展示着历史长河中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   为弘扬古韵徽州,将徽州文化呈现给广大游客,华阳镇围绕古城旅游量身打造2023年华阳镇古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将...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为深入贯彻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安徽省绩溪县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围绕选派干部职责任务,创新教学形式,“四学并重”做好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帮助选派干部熟悉“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本领,全面提升驻村工作水平。   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选派干部政治过硬。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全覆盖开展选派干部集中轮训,脱贫...

宣城绩溪:用心用情为企解忧办实事

宣城绩溪:用心用情为企解忧办实事

  为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全县“双招双引”暨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绩溪县临溪镇着力提出实施“双创双招双引”攻坚年行动,围绕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主题,进一步聚焦创业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赋能“双招双引”,优化“双创”生态,全力推进镇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绩溪华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临溪镇一家除尘...

宣城绩溪:畅通举报渠道倾听群众呼声

宣城绩溪:畅通举报渠道倾听群众呼声

  “老乡您好,这是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指南,希望您能看一看,我们纪委受理的信访举报范围,这里面啊都有详细告知……”3月16日,绩溪县家朋乡纪委组织纪检干部在政府广场上向群众介绍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关规定。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工作是推动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贯通融合的重要途径。组织开展信访举报知识宣传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实际行动,是顺应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央广网绩溪3月22日消息(记者汪称 通讯员绩农)“基地疫情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能繁母猪、商品肉猪各存栏有多少?”“饲料准备是否充分?”近日,绩溪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及机关纪委一行来到安徽省首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绩溪黑猪”临溪基地,就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相关工作开展实地督查。   为全面落实...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在这场历史性的世界级盛会上,参赛国家多达31个,展品足有20多万件,这块徽墨何以脱颖而出,斩获博览会金奖,让世界为之赞叹?这块“地球墨”,直径仅12.2厘米,厚1.5厘米,然而在这局促的方寸之地上,匠人却雕出了整个世界。...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央广网宣城4月1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滕腾)“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改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以下简称‘一改两为’)监督执纪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发展保驾护航。”近日,绩溪县结合实际印发《绩溪县贯彻落实省委实施意见》,并对“一改两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强调,持续推进省委有关作风建设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地见...

宣城绩溪: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宣城绩溪: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大爷,您好!请问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户项目是否申请了?”“脱贫之后您还享受哪些政策?”近日,绩溪县纪委监委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成立三个督查组对六个乡镇的部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融入式”监督检查。   此次监督检查强化总体统筹、部门协作,重点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和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摸排的问题整改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