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徽墨的历史起源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0

  徽墨,即徽州墨(以安徽省徽州的绩溪、旌德、歙县三地为徽 墨制造中心)。徽墨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 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下面给大家介绍徽 墨的历史起源。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 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 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 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安徽省的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 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 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 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 与抢救。 徽墨起源与鼎盛

  墨与笔砚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作为一 种消耗品,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都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 作为书写材料。据《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 煤烟所成,土之类也。也就是说人工墨的历史起始于周宣王。邢 夷制墨也就是人工墨的开始,人工墨的出现,无论是从它的质量、

  使用价值,还是审美观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天然墨,天然墨因此 被渐渐淘汰。至汉代,墨之原料开始取自松烟,其次是漆烟和桐 烟。蕞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十分松散,后来改用模制,经过入胶、 和剂、蒸杵等工序制成墨锭,才使墨质坚实耐用。

  徽墨,作为“徽州所产之墨”的统称,起始于北宋宣和年间 (1119—1125 年),而此前则誉为“新安香墨”。徽州制墨历史,不 晚于唐朝末年,名声鹤起,则在南唐后主李煜执政之时。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 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 父子奚超、奚廷一家由河北易水南迁至徽州,为黄山白岳之奇和 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 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 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 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 的奖励。

  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 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奚廷成为 古今墨家的宗师,新安(徽州)之墨名声倍增。这样又招未了易水 另一位名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 将徽墨由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了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新时期。全 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 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头部个鼎盛期。

  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在工业 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徽墨也有广泛 应用。

  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 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 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另外,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并施以 五彩,嵌在锦匣当中,以供人们鉴藏,是现代制墨业的一大特色, 是我国目前高档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 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 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 需保护与抢救。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为深入贯彻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安徽省绩溪县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围绕选派干部职责任务,创新教学形式,“四学并重”做好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帮助选派干部熟悉“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本领,全面提升驻村工作水平。   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选派干部政治过硬。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全覆盖开展选派干部集中轮训,脱贫...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央广网绩溪3月22日消息(记者汪称 通讯员绩农)“基地疫情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能繁母猪、商品肉猪各存栏有多少?”“饲料准备是否充分?”近日,绩溪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及机关纪委一行来到安徽省首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绩溪黑猪”临溪基地,就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相关工作开展实地督查。   为全面落实...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在这场历史性的世界级盛会上,参赛国家多达31个,展品足有20多万件,这块徽墨何以脱颖而出,斩获博览会金奖,让世界为之赞叹?这块“地球墨”,直径仅12.2厘米,厚1.5厘米,然而在这局促的方寸之地上,匠人却雕出了整个世界。...

宣城绩溪:着眼生态宜居打造乡村振兴“靓名片”

宣城绩溪:着眼生态宜居打造乡村振兴“靓名片”

  央广网合肥1月2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绩农)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村中老大难的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破败房屋也得到的彻底的整治,废旧的轮胎、菜坛用来绿化。”绩溪县上庄镇瑞川村的村支书朱伟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和变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的十大建设任务让村庄的面貌大为改观。”   近年来,绩溪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宣城绩溪: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打造乡村振兴长安样板

宣城绩溪: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打造乡村振兴长安样板

  央广网宣城8月2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章佳雯)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拟推荐申报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绩溪县长安万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列。此项名单公示是该县主动适应“三农”发展新形势,积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所取得的又一亮眼佳绩。   绩溪县长安万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5月,主要从事油茶、山核桃和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工及产品销售。目前...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央广网宣城4月1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滕腾)“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改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以下简称‘一改两为’)监督执纪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发展保驾护航。”近日,绩溪县结合实际印发《绩溪县贯彻落实省委实施意见》,并对“一改两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强调,持续推进省委有关作风建设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地见...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传承魅力文化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传承魅力文化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 传承魅力文化   在绩溪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展示展演活动上,绩溪县非遗项目——岭北狮舞参加活动,并圆满完成表演任务。   岭北狮舞团队一般有10人,其中表演4人,演奏6人,演出时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和固定的锣鼓点,但形式上并不拘束,崇尚自由狂野,可以在广场上表演也可在农户家中演出,形...

宣城绩溪:编制完成“兰花草”型“一县一品”交旅融合规划

宣城绩溪:编制完成“兰花草”型“一县一品”交旅融合规划

  日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顺利完成了《绩溪县“兰花草”型交旅融合规划编制》,全面结合宣城市绩溪县交旅融合发展现状、市场潜力,提出了绩溪县交旅融合的发展目标、规划方案、重点任务和建设计划,统筹美丽公路与其他全域旅游要素的关系,可有效指导交旅融合发展建设,满足游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活力。   绩溪县山清水秀,人文众多,文旅资源丰富,现有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