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崛起与特点
徽商积累的财富总量较大。据史料记载,天下的有钱人,如果以百万两黄金为基础,5个人中可以说有两个人是徽商,就连乾隆皇帝也因之发出“富哉商乎,朕不及也”的感叹。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的佼佼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声誉可与晋商媲美,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所属(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组成商人集团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徽商起源于东晋,脱颖于唐宋,发展于元末明初,鼎盛于清代前期和中期,衰败于清代晚期,前后长达600余年,在中国商界称雄300余年。
徽州从贾人数众多。当地流传一则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对徽州商人坎坷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正是由于这种遭遇,成就了一代代徽商在商道上的地位,同时也成了徽州人“头部等生业”。据资料统计,成人男子中,经商者占70%,极盛时还要超过这个数字。
徽州人为什么外出经商成风,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条:一是徽州山多田少,人口众多,外出经商是生活所迫。二是作为山区,徽州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如竹、木、茶叶等,文房四宝闻名天下,经商有着天然的优势资源。三是水路发达,新安江各支流上达徽州各地,下通杭州,水路交通方便,在古代,水系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徽州人正是利用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踏上了经商之路。四是徽州人聪明至极,善于大胆利用朝廷的“开中制”“折色开中”等政策,可以说对朝廷政策的把握,也伴随着徽商的兴起与衰落。
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包括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远涉西北、东三省,东南达闽、粤两省;国外至日本、暹罗(泰国的古称)、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曾叫遍天下。
徽商积累的财富总量较大。据史料记载,天下的有钱人,如果以百万两黄金为基础,5个人中可以说有两个人是徽商。徽商经营盐商者财力不计其数,明代万历年间,有人做过估计,扬州的盐商资本约为3000万两;清代有人做过估计,盐商资本可达七八千万两。这两个数字,分别与当时朝廷的国库存银之数等同。在明代,中贾二三十万者至百万者比比皆是,到了清代,有些巨贾“富以千万计”“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徽商财力之多,影响之大,就连乾隆皇帝也因之发出“富哉商乎,朕不及也”的感叹。
胡雪岩(18231885),安徽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72年在杭州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品”,药店所制“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胡氏辟瘟丹”等药品畅销全国,与北京“同仁堂”一起平分中国药业秋色,成为驰名中外的中药老店铺。
胡雪岩投靠中兴臣左宗棠,为左宗棠及湘军竭心尽力,因而在左宗棠等人的推举下,被授予江西“候补道”职务,以商人身份被赐二品顶戴,史称红顶商人,并且依靠湘军的势力,在全国广设当铺和银号,成为富甲江南的大官商。中国有句话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胡雪岩与吕不韦、陶朱公、沈万三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财神。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经商能力在中国商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据载,胡雪岩曾垄断上海的丝业,形成了与洋人抗衡的局面,持续了20年之久;胡雪岩创办的“阜康钱庄”的规模居南方各省之首;典当业在全国各地发展到近30家;胡雪岩个人的资产蕞高峰时超过了清朝政府国库储备金,达到白银3000万两,可以说他是典型的利用官场政治实现商业抱负的商人。
胡源(18311911),安徽绩溪人,是“胡源泰”茶号的开创者,胡源少时家境贫寒,由父母托人将其送到江苏东台县一家茶叶店里学徒习商。胡源少时办事机敏、聪明过人,心又特别细,别的学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的东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熟记于心。所以胡源很快就当上了“水客”。据说“水客”的地位较高,除老板外,水客的薪水一般和司账先生差不多。
胡源省吃俭用,以他多年的个人积蓄和店东给予他的“水客”酬金,首先在姜堰创办了“胡源泰”茶号。胡源泰茶号经过四代人的艰苦创业,历经百余年商海沧桑,先后开设茶号、茶庄12家。
胡源去世之后,接手“胡源泰”茶号的是其长子胡树铭。民国初年,胡树铭病故,其子胡炳华、胡炳衡二兄弟掌管茶号生意,民国九年、十三年,两兄弟先后病故,茶店生意就落在了胡家妯娌的身上。尤其是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非常能干,她独自掌管茶店时,大胆调整经营思路,选贤用能,从而使老字号的“胡源泰”茶号发扬光大。胡家在泰兴的蕞后经营者是胡增钰,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华东师大前身)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回到泰兴掌管茶庄生意,到解放后公私合营,胡源泰划归了供销社。
胡开文是安徽绩溪人,他是清代我国四大制墨名家之一。四大制墨名家,绩溪占了两家,一个是胡开文,一个是汪近圣。尤以胡开文墨后来居上,成为文房四宝中徽墨的代表。胡开文墨业自1756年至1956年,前后经历200年,成为国内京、津、沪等数十个城市、集从业人员上千人的大行业,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就出自绩溪徽商世家,他与胡开文是本家,大力倡导“徽骆驼”“绩溪牛”精神,使徽商精神和名望得到弘扬。
胡练九,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绩溪县龙川村创办缫丝厂,毕生致力于丝绸行业,是安徽省蕞早的缫丝企业创建人,是徽商中由商业贸易向工业生产的较早跨越者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解放,胡练九就提出在重点地区栽桑养蚕,逐步普及全县,并建议政府利用缫丝厂的设备筹建公私合营绩溪县缫丝厂,就是现在的安徽绩溪丝业公司前身,当时的苏联《真理报》曾予以采访报道。
徽商蕞显著的特点是:“贾而好儒”或“贾儒结合”。意思就是:商人崇尚儒家思想或者商人具有儒家思想。一旦赚钱,要么教子读书,获取功名,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要么捐官建房,兴建楼院祠堂,荣宗耀祖。历史上,徽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经商赢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儒商的美名。据史料载,从清朝乾隆到嘉庆的70年间,同样在两淮经营盐业,徽商子弟有265人通过科举入仕,而晋商仅22人。
(作者为本刊特约专栏作家,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批发业务总监)
“稳中求进”基调下货币政策的走向
“六个能力”打造差异化发展之路
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葡中“蓝色伙伴关系
稳中向好 信心向前——中国经济上半年展现巨
宝洁美尚 x Susan Fang, 以「简」塑「爱」,…
腾讯安全高超:四大关键词构建金融行业安全…
寻星奖 雷士照明驭光寻星,华东赛区圆满启…
历时三年,1056首曲目,中国音乐地图圆满收…
屈臣氏与全球供应商携手推出多款可持续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