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丨2022年“我们的节日·端午”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强国复兴有我丨2022年“我们的节日·端午”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
在端午节期间,市文旅局利用线上微信公关号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的活动,宣传展示各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体现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全新保护理念。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中国宣纸集团、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级非遗传承基地9家;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家。市级非遗项目171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
皖南皮影戏是流行于宣城市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剧种。它由湖北移民带入皖南,并与皖南地方民间小调和花鼓戏合流演唱,吸收其有益成份逐渐发展起来的。皖南皮影戏的表演程式分为文场、武场,又分殿案、堂案、大、小武场等,唱腔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主要内容是说、唱、逗、笑,一人唱众人和、尾字甩腔、气势雄浑,拖音较长,韵味十足、优美动人。操纵能显示道艺高低,尤其是武打戏(徒手打),一人同时操纵八影四对打,杂而不乱堪称绝技。
2008年,皖南皮影戏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皖南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源于湖北江州,江南的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人文底蕴,使皖南剪纸艺术风格既保留湖北剪纸的地域因素,又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渐渐形成了它精巧、细密、恬静,偏重写实的风格。皖南剪纸是集书画与雕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载体可以是纸张(包括红纸、彩纸、宣纸)、布、皮、革等片状材料。选材精,构思巧,手法细腻,贴近生活,集观赏性、装饰性和广泛应用性于一体,极具收藏和实用价值。夸张和变形成为皖南剪纸中蕞常用的表达方式。
2010年7月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宣州区朱桥板龙灯源于湖北孝感龙灯,清光绪年间传至皖南,经过整合融入本地文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宣州、广德、郎溪、泾县等地区。龙队由老龙队和子龙队组成,老龙共51节,每节长2.27米,加上龙头龙尾共122米,一次表演达到256人之多。子龙通常12节,每节长1.8米,一次表演需要28人。每至闰年时,子龙还要增加一节。每3年玩一次,每年腊月三十之前举行祭拜仪式。
2017年,朱桥板龙灯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由于疫情还未完全消散,大家在出门游玩时还是要记得佩戴口罩,进入景区需要预约。
2.合理选择出行地区,合理选择旅游景点,合理选择食宿场所。
3.做好全程个人防护,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惊艳!马头祥养生观光园的这场中式婚礼,我也就看了800遍!
“中国文房 诗意宣城”号高铁列车正式运行
国内跨省团队游开放!这份攻略请收好~
泾县文化旅游提示广大游客注意出游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