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大世界来看看这些非遗工坊_龙虎网
龙虎网讯徽墨制作、铁画锻制、皖南木榨油、横望山米酒酿造技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一代代人的勤劳和智慧。近日,安徽省省级非遗工坊名单公示结束,在36个拟评定的非遗工坊名单中,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等南京都市圈城市有8家单位入选。
非遗工坊主要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去年12月,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指出继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我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墨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下墨业在绩溪”,为进一步发挥传统非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绩溪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重点选取覆盖面大、从业人员较多、适于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建立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入选此次非遗工坊名单的绩溪胡开文墨业,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传承单位、首批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开展非遗工坊建设以来,绩溪胡开文墨业集中打造中国徽墨文化园项目,新建徽墨博物馆、徽墨制作传习所(自制体验)、美术院校写生基地、书法绘画培训基地等,现已成为集徽墨生产、销售、研究、传习、创作、参观、研学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综合体验基地,年接待各类研学团队2万余人。
走进芜湖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一座有着数百年传承的木榨油工坊内,阵阵油香扑鼻而来。皖南木榨油技艺(芜湖木榨油)源于唐代,传于民间,已有1000多年历史。该榨油技艺是利用木榨设备将油菜籽等原料转换成食用油的手工技艺。
皖南木榨油技艺有十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全靠技艺来完成。这个文化产业园是产业化、体系化、集约化的非遗木榨技艺传承保护地,园区收集整理了180多件江南特色农器具及木榨体,其中大多数器具至今能正常使用,你可以在这里目睹这些木榨设备的风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