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博物馆Vol084|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5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机场迎宾大道50号,沿革于黄山市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1月8日正式开馆,同年全面免费开放。该馆是安徽省第二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能全面体现徽州文化主题的博物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有陶瓷、砚台、徽墨、书画、徽州三雕、青铜器、玉器、杂项、古籍图书、徽州文书等各种文物近10万件(册),其中古籍书近50000册,契约文书近30000份。馆藏的歙砚、徽墨、新安书画、徽州文献是馆内的特色藏品,其中宋墓出土的“文府墨”是中国发现蕞早的徽墨。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157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出面积6000平方米,库房面积2000平方米,产业园区3000平方米,辅助功能区面积3000平方米。馆舍外观为殿宇式三层建筑,钢筋水泥结构融徽派建筑风格。由陈列区、收藏区、文化产业区、办公区组成。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徽州人与徽州文化》,分为:走进徽州、天下徽商、礼仪徽州、徽州建筑、徽州艺术、徽州科技六个部分,向观众介绍了徽州人的由来、“一府六县”的形成,以及徽文化的基本脉络。

  走进徽州陈列共分为“新安大好山水”和“徽州人与徽州”两个部分。

  “新安大好山水”单元主要通过徽州优美自然山水环境的全景式展示,旨在让观众获得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人居的理想之地,也是休闲旅游的胜地。

  “徽州人与徽州”单元主要向观众交代徽州人的由来、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形成,以及徽文化形成的基本脉络,旨在让观众获得对徽州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念。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徽州人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商周时期,这里的土著先民——“越人”已相当活跃。

  秦朝,千此地始詈黟(黝)、歙一具。汉建安十二年(208)始设郡级行政建置--新都郡。西晋大康元年(280)改为新安郡。延至唐大历五年(77)徽州“一府六县”格局的形成,州领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福门、绩溪六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易名“徽州”,元为徽州路,明清时期为徽州府。

  徽州是个移民之地,其居民主要由汉以后南迁的中原移民和本地山越人组成。故其文化也由本土固有的越文化和汉以后南迁的中原文化融合而成。徽州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地理概念,包括古徽州“一府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是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六县之中,歙县和休宁县的商人特别著名。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

  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除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产的运销外,商品茶和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文房四宝产品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徽商的发展。

  鼎盛时期徽商的活动范围东淮海,西达滇黔和关陇,北至燕辽,南到闽粤,甚至远至日本、东南亚及葡萄牙。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徽商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

  徽商是中国明清两代蕞具势力和蕞有影响的商帮,曾经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300余年。他们敢为天下先,突破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封建藩篱,勇敢地驰骋商海。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涉及海外,创造了“无徽不成镇”奇迹。

  同时,徽商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徽州社会历史全面高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坚实基础。他们对乾嘉学术、刻书版画、科技教育、新安医学、建筑书画以及戏曲的众多创新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徽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徽商背后的女人”主要展示明清时期徽商背后的徽州女人的故事。她们的勤劳、贤淑、聪慧和牺牲成就了徽商的辉煌岁月。

  兴学重教的社会风气,经世致用的观念,徽州人的创新精神以及徽商的积极推动,使得徽州科技在宋元时期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徽州科技蓬勃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在医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农学、生物学等众多科技领域都有领先全国的杰出成就。

  “新安医学”部分介绍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儒家思想,以及山水奇幽和盛产中药材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新安医学的兴起。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自宋而下,久盛不衰,代不乏贤。特别是明清时期,不仅形成了独立的医学流派,而且涉及领域广泛,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方书、本草到医案、丛书,从通论到各科,从研究到普及,均能业有所成。

  “科技之星”部分介绍了明清时期,徽州科技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人才济济,群星辈出,涌现出了以程大位、汪机、孙一奎、方有执、汪昂、汪灏、詹希元、胡正言、江永、戴震、汪莱、郑梅涧、郑复光、黄履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名流和能工巧匠,科技著作猛增,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农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领先全国的科技成果。

  徽州有享誉全国的儒雅艺术和工艺品,如文房瑰宝、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篆刻艺术等。这些艺术和工艺品不仅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审美价值。

  徽墨和歙砚历来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中的佳品,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同时,它们也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品。

  徽墨生产于唐末,由著名墨工奚超、奚廷王圭父子创制,因质高受到南唐李煜赏识,封奚廷王圭为墨务官,并赐国姓。徽黑使用动物胆、纯皮胶、植物油烟、纯金银箔、突然麝香、大梅片、公工香等一几种贵重药材精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有十余道工序。徽墨“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书画家们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歙砚因主要生产制作地在歙县而称歙砚。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名品问世。至唐代,歙砚名声日盛。唐末,被作为御制品,并在歙州设“砚务”。宋以后,歙砚品种增多,制造更精。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新安画派,是指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徽州又称新安)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徽派版画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

  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徽州版画蕞盛,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徽派版画鼎盛时期。

  它由兴起、鼎盛、创新、传播,逐渐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画体系。徽派版画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餖版与拱花印刷术,对国内外版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徽州建筑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内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乡土建筑。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及其附属构件砖、石、木雕上。特别是其村落民居,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儒家伦理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主要展示皖南古村落的选址模式、古村落的规划布局、古村落的水系等,旨在介绍徽州人追求和谐的人居环境观。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在清末以前形成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及水口等建筑群。

  徽派民居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在皖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和徽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催生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所用,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理解和想法,促使徽派建筑从布局与结构到造型和色彩等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格调和风貌,逐渐构建起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州三雕“主要展示徽派传统工艺“三雕”--砖雕、石雕、木雕的雕琢工艺成就及其审美和文化价值。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柱子、梁架、匾额、斗拱、栏板、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上几乎遍布砖、石、木雕刻,常称为“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除了在建筑上发挥实际的功用外,还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传说故事、民情风名人逸事、宗教画像、戏剧人物、生活境况和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及各种图案。在构图上注意变化和******效果,内容上则注重整体性和情景性。

  1978年“文府墨”出土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茶科所基建工地宋代墓葬中,由安徽省考古所组织发掘。由于墓葬区地下水丰沛,被发现时该墨已浸泡在积水中,出土时上端已残,剩余部断为两截,残部整体呈扁长条状,两侧弧边。残存部分长8.15厘米,宽2.75厘米,厚约0.9厘米,重18.2克。考古人员根据墨面的字迹勾描,正面残留为楷书“文、府”二字,反面残留为楷书“制”字。故定名“文府墨”。馆藏一级文物。“文府墨”出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宋之交,中国制墨技艺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填补这一时期徽墨实物的空白。

  元代龙泉窑荷叶盖罐,通高32厘米,口径25.2厘米,底径19厘米,腹围102厘米。罐身圆润,胎体厚重,胎质灰白,色泽明亮,制作规整。此罐造型别致,口沿、底足露胎处有火石红,外施梅子青釉,短颈、圆肩、鼓腹,腹部刻缠枝莲花以及“美酒清香”四字,盖中央隆起,有瓜蒂形钮,边沿平缓起伏成荷叶卷曲状。龙泉窑荷叶盖罐虽承宋风,而又有新意,从造型和纹饰都体现一种时代风格。此件藏品保存完好,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 三松款《荷蟹图》竹雕笔筒 ---

  明代三松款《荷蟹图》竹雕笔筒,口径12.7厘米,底足12.7厘米,高14.8厘米。为一段竹节雕成,呈圆筒状,平口,直壁。外表皮壳色似栗皮、光润。筒壁上以浅浮雕手法刻出荷叶、荷花、水鸟、螃蟹等图案。作品布局巧妙,层次丰富,刀法简练,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构图技巧和审美功力,款镌“三松”。

  --- 法华三彩荷叶形瓷枕 ---

  明代法华三彩荷叶形瓷枕,造型格外别致、生动。分两部分,上部呈荷叶状,底座长方形,荷叶由两山石支撑,间以荷花装饰。胎体厚重,有裂纹,通体施黄绿紫釉法华三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青白釉狮形枕,长18厘米宽14.7厘米,高7.2厘米。该枕的枕面呈一长方形,委角,中间稍凹,两边微翘,枕面下塑一只狮子,狮子呈伏卧状,面部表情呈龇牙咧嘴状。

  此稿两开绢本,为明代大画家丁云鹏所作,画面用白描手法绘制墨图,有朱之蕃及守玄居士等白描书法,题楷书玉堂花瑞:北门禁近有严玉堂名葩烂开馥郁芬芳骈蒂五色瑞著苍王盛世右文云汉为章吴郡钱允治另一页题赋得天禄清藜:峨天禄阁沉夜未央灿……言意两相忘。朱之蕃书多部位共钤印八方,有云鹏、少室山人、朱之蕃等。墨图线条流畅。《程氏墨苑》是不可多见的制墨原稿。

  纸本,册页共分六开,纸张受时代及环境影响发黄,杂记风流妩媚,转运遒逸,左右空白题跋多处,择录一处詹东图手写杂记共五开半詹本婺源人子孙□居婺此数纸亦世守之有其孙蝶仙题记近年婺源被兵乃流转于外余同时得明拓草书二帖亦东图故物也文采烂漫,秀美端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詹书体行草,许书体楷书。钤谷印父、詹绍治印、绍治、君理、疑盦、詹泰文印等七方印。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文旅、黄山市文旅局等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其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其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期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查看详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 宁静草堂藏墨 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信息来源是淘宝,只供参考之用,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头部时间及时...

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2021年5月13日上午,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回访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调研指导希望小学建设工作。省青基会、团市委以及县教育局、团县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第1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 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 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 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纸上舞动的精灵徽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纸上舞动的精灵徽墨

  ”之一。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2006年5月20日,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头部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即徽州墨(以安徽省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

中安在线安徽新媒体集团

中安在线安徽新媒体集团

  乡村休闲游和亲子游受青睐从出游方式看,短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国庆假期正是丹桂飘香、瓜果成熟季,秋景观赏、农事体验、采摘赏花、休闲...[详细]   安徽博物院上演大唐风华秀9月29日晚,适逢安徽博物院新馆开馆十周年,安徽博物院依托“雄风盛歌——周秦汉唐文物菁华展”,举办大型唐朝文化主题风华秀,带我们共同体验大唐王朝的文化风尚和盛世气象。安徽博物院上演大唐风华秀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