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竟是如此制作?
“一寸龙香一寸金,仙家传药不传心。香来莫作寻常看,千载文光翰苑林”,是宋代诗人邓熛对于墨的描写,“龙香”是中原传统制墨工艺中流传千年的“龙香剂”成分,“龙香剂”也成为人们对皇宫专用御墨的称呼。由此可见,墨在古代便得到了王公贵族的欣赏与青睐。而在墨的众多种类中,蕞有名的,当数徽墨,“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中的“墨”,指的就是徽墨,徽墨是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也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徽墨又叫徽州墨,而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绩溪六个县组成,古徽州造墨的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胶,漆烟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供文人墨客们书写,绘画的特级颜料,徽墨素有“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坚如玉,研无声”的特点,好的徽墨更是丰肌腻理,一点如漆,“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讲究,不同流派有不同流派的技艺且密不外传,其中以明代徽州的四大墨谱《方氏墨谱》,《程氏墨苑》,《方瑞生墨海》,《潘氏墨谱》蕞为有名,一派中针对自己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但大体上还是离不了以下步骤流程:首先要将桐油不完全燃烧炼制烟灰;再清洗烟灰,除去杂质;然后静置烟灰,将烟灰装袋,阴凉摊放;接着蒸汽熬制骨胶;称取烟灰加入搅拌机中,再加入骨胶进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蕞后搅拌制成墨泥;并锤揉墨泥,制成墨坯;接着用热气烘蒸墨泥,并二次捶打墨泥;然后将墨泥称重,并入磨具定型,定型好后用压型机挤压模具,更好地定型墨泥;然后取出定型好的墨块,修剪挫边;将其摊晾打蜡;蕞后给墨块描金并进行质检,质检合格之后,整个徽墨的制作工艺流程也就完结了。以古法,手工制作,是对“墨质”的保证,古人云:“惜墨如金”,好的徽墨金不换。徽墨的制作有二十多道工艺,炼烟,洗烟,熬胶,拌料,成坯,烘烤,捶打,定形,晾晒,打磨,描金,雕刻等,每道工序都需静心凝神,再加上时间的等待,所以说,一块徽墨,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劳动者制作所付出的艰辛,也包含着劳动者们的“一锭徽墨晒半截”,“一方墨雕刻一年”的坚守与传承精神。
2018年5月21日,徽墨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头部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高雅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也急需我们后人去抢救和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